特色美食之鎮江三怪

鎮江有“三怪”:一曰餚肉當菜,二曰香醋擺不壞,三曰面鍋裡面煮鍋蓋

餚肉的特點是香酥鮮嫩,肥而不膩。話說古時候鎮江城外有爿夫妻店,男的做菜上酒,女的管賬收錢。這天,夫妻倆分頭上街置辦物品。丈夫買了四隻豬前蹄,準備做鹽水豬蹄老丈人下酒,妻子則給母親買了點京果粉之類糕點,順便又給專做爆竹父親捎了一包硝。

第二天,女人起牀收拾東西回孃家,可怎麼也找不到那包硝。丈夫連喊不好,說是讓他當鹽醃了豬蹄子。夫妻倆懊惱不已,扔又捨不得扔,索性洗洗乾淨放進鍋裡煨起來準備自己吃。剛剛煨熟,開早市辰光也到了。誰知今天生意特別好,原來茶客們都被煮肉的香味吸引了過來。這當口,從門外走進一個白鬍子老者,點名就要吃鍋裡的肉。

男人說:老人家,那是硝過的肉,不能當菜的。

老者十分固執,男人見拗不過他,只得切了一盤端上來,怕有腥味,還特意配了一碟香醋和一碟薑絲。老者眉開眼笑,邊喝茶邊蘸醋就着薑絲不一會就把一盤肉啖個精光。吃罷出門,心滿意足地倒騎着毛驢趕路去了。傳說,這老人便是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在去瑤池參加蟠桃大會途中經過鎮江,被一陣肉香所吸引,故翩然降下雲頭一嘗爲快。從此,便有了硝肉的加工方法,也有了喝早茶吃硝肉的習俗。後來,念着傳着傳着念着,“硝”字便念成了“餚”。

如今,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製作餚肉已不再用硝。但人們品嚐到的餚肉則仍然保持着傳統工藝帶來的享受。

當年,杜康發明了釀酒術後舉家來到鎮江,在城外開了爿前店後作小糟坊,兒子黑塔則幫助父親釀酒,還養了匹黑馬。

一天,黑塔做完了活計,一口氣喝了好幾斤米酒,醉醺醺地回到馬房睡起覺來。夜半時分黑塔被雷聲驚醒,迷糊中只見一白髮老翁站在面前,笑眯眯地指着屋內的一口缸對他說:“黑塔,你釀的調味瓊漿已經21天了,酉時便可食用。切記。”黑塔正待發問,卻已不見了老者影蹤

大缸中明明是餵馬用酒糟,只不過加了幾桶水而已,哪會有調味瓊漿?將信將疑的黑塔此時正覺得口乾舌燥,不管三七二十一舀上一瓢就喝了起來。果如其然,香噴噴、酸溜溜、甜滋滋,頓時滿口生津。

杜康聞訊也覺得神奇,琢磨了許久豁然貫通道:“二十一日酉時,加起來就是個‘醋’字,這瓊漿莫不就是醋吧!”於是,杜康父子按照老翁的指點,在酒糟里加水發酵,從此,便有了調味品醋。“杜康造酒兒造醋”也在民間流傳開來。

後來,鎮江人發現,醋不但不易變質,而且越存越香,“香醋擺不壞”便成了鎮江的又一“怪”。

鎮江人早餐喜歡吃麪條,街頭巷尾麪店比比皆是。傳統的鎮江鍋蓋面是“跳面”,麪條不是揉出來而是“跳”出來的,費工費時。其製作方法電視片《話說運河》中有過完整介紹,主要是把揉好的麪糰放在案板上,用粗竹槓反覆擠壓成薄薄的麪皮,再用刀切成麪條。擠壓時,竹槓一端坐着一位身體魁梧的大漢,上下顛跳,似舞蹈、似雜技,又似一種體育運動。做出來的麪條吃在嘴裡耐嚼有勁,味道獨具。面鍋裡煮鍋蓋,就是在煮麪條時,將一隻鍋蓋撂在鍋裡,讓他漂盪在水上,湯溢不出來,還透氣,用這方法煮出來的麪條口感極好。

話說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慕名尋至鎮江城外名氣最大的張嫂子麪店,也許是來得太早,一切準備工作尚未就緒。

乾隆等不急,多次遣太監來催。張嫂子手忙腳亂之中竟誤將竈頭湯罐的小蓋子撂進了面鍋裡。不一會水開了,張嫂子按部就班地加進兩瓢冷水養一養面,水再次滾沸起來後張嫂子把麪條撈進碗裡。

吃慣山珍海味的乾隆對今兒這碗麪讚不絕口,意猶未盡地踱進廚房看個究竟。突然間,只聽乾隆驚奇地叫道:“咦,你怎麼把鍋蓋放進面鍋裡煮起來?難怪這麪條這麼好吃哩!”

美食家乾隆造就了鎮江“面鍋裡面煮鍋蓋”的獨特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