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外埔稻杆氣化電廠停擺 收運農民資金週轉出問題

外埔綠能園區氣化電廠未能如期運轉發電,至今已被環保局依合約開罰9次。(陳淑娥攝)

市議員吳敏濟18日邀相關單位協商,以解決承攬稻杆捆紮回收作業農民資金週轉問題。(陳淑娥攝)

電廠僅收2期稻杆就叫停,回收作業的農民出現資金週轉問題。(陳淑娥攝)

臺中市外埔綠能園區氣化電廠未能如期運轉發電,承攬稻杆捆紮回收作業農民也因回收作業停擺,前期設備投資無法回收,資金週轉出現問題。市議員吳敏濟18日邀相關單位協商,會中決議電廠營運商將於6月底前提出因應方案

吳敏濟指出,外埔綠能園區氣化電廠未能如期運轉發電,至今已被環保局依合約開罰9次,承攬稻杆捆紮回收作業的農民因回收作業停擺,前期設備投資無法回收,出現資金週轉問題,環保局與廠方負有責任

回收作業農民莊木翔表示,環保局3年前找他組稻杆回收團隊,希望配合外埔綠能園區氣化電廠作業,他當時建議正式簽約以保障自身權益,但局方一再保證電廠合約長達20年,政策勢在必行,雙方於2018年6月僅簽定稻杆收運合作意向書

莊木翔指出,團隊在田間多方試驗找出最合適曳引機捆紮機組合,才陸續購買設備正式加入捆紮行列不料電廠僅收2期稻杆就叫停,目前機器不是閒置屋外長草,就是向設備商下訂後不敢領回,大家都有資金週轉困難。

環保局簡任技正王宗邦表示,農民資金出現問題,的確是稻杆氣化電廠未能如期運轉所致,希望廠方提供一定程度協助。禾山林總經理廖宗銘指出,氣化電廠一定會繼續下去,發電設備目前尚有許多技術性問題須解決,致整套設備無法運轉。

吳敏濟說,初步統計農民投入設備資金約1千萬元,金額不算大卻可能讓無辜農民資金斷鏈,既然稻杆氣化發電廠一定會運作下去,建議禾山林以無息借貸方式協助解決資金問題,電廠未來正式營運後,再從回收勞務費中扣除。

協調會最後決議,環保局1星期內詳細統計農民投資金額提供給廠商,禾山林在6月底前提出因應方案,屆時再召開第二次協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