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銀行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啓示

▲從3位大師學思中,啓發了臺灣股市資訊需即時揭露、透明,保障小股東權益,才能成爲效率健全的資本市場。然而,近來股市與房市持續上漲,令人擔憂是否爲非理性繁榮。

【文/葉銀華、攝影/陳鴻文、圖片提供/達志影像法新社

美國經濟學家法馬(Eugene F. Fama)、席勒(Robert J. Shiller)和韓森(Lars Peter Hansen)對資產價格的經驗分析,改進股債及房市等資產市場長期走勢預測方法,共同獲得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這3位經濟、財金大師的學思對全球與臺灣金融市場有何啓發?

瑞典皇家科學院認爲,3人的個別研究爲現今對資產價格的理解奠定基礎,資產價格部分取決於風險和風險態度波動,部分取決於行爲偏好和市場摩擦。雖然未來幾天或幾周的股票債券價格難以預測,但要預測未來3~5年的價格走勢卻是可能。因此,這3位得獎學者的研究心得與論點可能相左或相關性不高,但對理論、實務有一定深遠貢獻,因此同獲此殊榮。

法馬提出效率資本市場

首先,芝加哥大學法馬教授幾乎囊括所有重要的經濟、金融大獎。念過財務管理投資的人皆讀過他於1970年所提出、1991年修正的效率資本市場假說。由於此假說可驗證技術分析(過去價量關係)、基本分析(營收財務數據)、重大資訊、法規變動對股價影響,以及搭配事件研究方法,因而造就出數不清的碩博士。1970年的效率資本市場假說,就是弱式效率市場、半強式效率市場、強式效率市場;1991年修正爲報酬可預測性的效率資本市場假說。

效率資本市場指股價能立即反映可取得的訊息,使得投資人無法獲得超額報酬,即僅獲得因承擔風險所應得的報酬。因此,有人戲稱唯有內線消息或未卜先知者,才能賺取超額報酬,甚至還有人以猴子射飛鏢決定買賣,拿來與證券分析師的投資決策做比較,發現前者投資績效並不一定遜於後者,趣味的描述效率資本市場的特性。

此研究對投資人的影響是既然無法擊敗市場獲取超額報酬,那麼就不用繳費給第四臺老師或管理費給基金公司,改投資指數型基金即可。但效率資本市場的前提是股市資訊透明、即時揭露才行。

公司治理貢獻易被忽略

法馬教授是多產、多面向的學者,但在公司治理上的貢獻最常被忽略。他於1980年、1983年陸續發表3篇有關公司股東、董事經理人架構的文章,雖無數學模型,但寓意深遠,因爲明確描述股東是公司的所有者,而不是債權人員工,理由在於公司賺得的營業收入,必須先支付貨款薪資、利息與相關費用及繳納稅款後,才能輪到股東。

因此,股東在公司是最後拿到報償者,一旦公司虧損、倒閉,股東可能沒有報酬,甚至血本無歸。由於股東承擔公司最終風險,法馬教授稱股東爲擁有剩餘請求權者(residual claim),應由股東成爲公司的所有者,組成股東會,選擇董事來監督經理人。如果在法規、契約保護債權人、員工等人,皆先獲得他們應有報酬,則剩餘的利潤皆屬股東所有。在此基礎下,由股東作主,公司發展會較佳。

這項研究對股市管理的影響甚大,當公司變成股東衆多的上市櫃公司時,保障拿公司剩餘之股東的權益是最根本工作。由此可衍生出一個觀念,即目前各國股市的公司多由內部大股東管理,此時保護外部股東權益則成爲重中之重。

因子模型曾遭受質疑

1992年起,法馬教授接連發表多篇有關於股票、債券期望報酬的三因子模型:市場風險溢酬、公司規模、帳面市價比(成長因素),也對資產評價有所貢獻。他認爲資本資產定價模式(CAPM)的市場風險因子並不足。而研究CAPM的夏普教授(William Sharpe)曾在1990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爲該獎第1次頒給研究財務領域。

【葉銀華】現職: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學歷:成功大學工管企管碩士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財務博士經歷: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行政院改革公司治理專案小組委員、輔仁大學金融所所長

※ 精彩全文,詳見《臺灣銀行家11月號》。※ 本文由財團法人臺灣金融研訓院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