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冠致死率飆升?前臺大感染醫這樣解讀:不需過度恐慌

前臺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指出,國內染疫年齡過高和篩檢量能不足是致死率高的主因,不需要看到數字上升就恐慌或是過度解讀。圖爲全球新冠肺炎致死率趨勢。(翻攝林氏璧臉書

臺灣自5月本土疫情爆發以來,截至今(9日)累積10671人確診,321人死亡,平均致死率達3%,明顯高於全球平均致死率爲2.16%,引起各界討論。對此,前臺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指出,國內染疫者年齡過高和篩檢量能不足是主因,但臺灣爆發社區感染才6周,和國外爆發16個月的疫情相比,是不適合的,認爲不需要看到這個數字就恐慌或是過度解讀。

林氏璧9日於臉書專頁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上表示,近日媒體非常關心臺灣確診新冠後的致死率比全球的2.16%還高,但用各國累積16個月的致死率,和臺灣進入社區感染才6周的數據來相比較是不適合的,要非常小心解讀。

林氏璧說,解讀致死率有很多因素要考慮,包括「是否有發生醫療崩潰,英國變種病毒致死率可能較高,各國的染疫年齡分佈,PCR檢查量能是否足夠有抓到夠多無症狀和輕症」,這些都是可能影響檯面上致死率的要素

林氏璧提到,各國在疫情進入社區初期都有出現致死率飆升的狀況。其中一些國家包括美國紐約義大利倫巴底、英國等因爲發生醫療崩潰,死亡率甚至一度高達6-14%不等。在這樣醫療無法負荷情況下,檢查重症都來不及了,分母中肯定會遺漏許多輕症者

臺灣自5月本土疫情爆發以來,截至今(9日)累計321人死亡,平均致死率達3%,明顯高於全球平均致死率爲2.16%。圖爲快篩部隊新竹縣寶山民衆免費快篩。(資料照/羅浚濱攝)

林氏璧指出,在社區感染初期,很多國家都有PCR檢查量能不夠的問題,他以日本和韓國爲例,日本就比較類似臺灣的狀況,有明顯發生醫療崩壞,在疫情初期的致死率接近6%,由於一開始PCR量能不足,故意放掉了輕症不檢查;直到第二波感染擴及大量年輕人,且開始篩檢無症狀確診者,隨着分母越來越大,致死率就一路降到現在的1.79%。

至於韓國,則是世界公認的徹底卯起來篩檢的國家,林氏璧表示,「從頭他們的分母就是儘量抓,因此死亡率沒有大起大落,一直以來都在2%上下。」另外,全世界的致死率在去年中之後出現下降趨勢,則可能是由於醫療上的進步,知道對於重症該如何用藥物治療,插管時機等,醫療上比起第一波較有餘裕

回頭再看臺灣的致死率,林氏璧認爲,目前國內致死率數字是因爲染疫者年齡偏高,加上檢查量能還沒高到去篩檢許多無症狀感染者或輕症。由於目前重症者的病程還沒走完,檯面上的致死率可能會繼續上升。但他強調,真的不需要看到這個數字就恐慌或是過度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