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編舞家鄭宗龍 入選全球50位當代編舞家

鄭宗龍作品《十三聲》的編創靈感,來自他的萬華成長回憶。(劉振祥攝,雲門舞集提供)

臺灣編舞家鄭宗龍入選英國羅德里奇出版社所出版的《五十位當代編舞家》第三版,是全書中唯一一位臺灣編舞家,與舞蹈大師威廉.佛賽(William Forsythe)、阿喀朗.汗(Akram Khan)、迪米特里.帕派約安努(Dimitris Papaioannou)齊名。

《五十位當代編舞家》第一版於1999年出版,往後約每隔10年重新再版,是一本且權威的舞蹈指南。書中介紹當代編舞家的生活和作品,並認爲現今舞蹈創作多元化,反映編舞家對生活環境個人藝術信仰,以及社會政治議題。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入選第二版,是該系列首位入選的臺灣編舞家。

《五十位當代編舞家》第三版在2020年出版,收錄的舞蹈家有多位臺灣觀衆並不陌生,如前年纔來臺的阿喀朗.汗,2011年爲臺北藝術節策劃《與佛賽同步》新媒體藝術展的威廉.佛賽等。鄭宗龍現在爲雲門舞集藝術總監

北藝大舞蹈學院碩博班總召集人陳雅萍,受《五十位當代編舞家》第三版編輯喬.巴特沃斯(Jo Butterworth)邀約,撰寫鄭宗龍專文。她認爲鄭宗龍是這一代臺灣舞蹈藝術家中的傑出典範,他精通多種舞蹈風格,並積極在作品中尋求具有文化獨特性的藝術創新價值。

陳雅萍剖析鄭宗龍早年爲雲門2創作的《變》和《牆》,舞者在《變》中的肢體緊扣着極簡音樂節奏旋律,從點頭、抽動肩膀膝蓋等小型姿態,演變成獨立的肢體運動,最後到全身連動,舞者也自獨舞,雙人舞,到羣舞的疊加,暗示情感的對抗。《牆》則透過空間動作配置轉換,讓抽象的編舞展現心理內涵的不同層次。

2011年,鄭宗龍自雲南旅歸後的作品《在路上》是個轉戾點,這個作品編排來自各種文化和傳統的音樂與動作語言。就像旅行者心理的鏡子,反映出記憶裡旅途中的所見所聞,並和自身熟悉的事物混雜在一起。《在路上》擴展了鄭宗龍對肢體語彙的認知,重新審視了自己成長的世界,也讓他獲得西班牙MASDANZA大獎和2012年臺新藝術獎。

此外,成長於萬華街頭的鄭宗龍,熟悉庶民文化和各行各業。記憶裡的景象色彩故事聲音都成爲他創作的重要靈感來源。如2015年爲雲門2編創的《來》便是一個里程碑。鄭宗龍在《來》中讓舞者更往下蹲,藉由骨盆大幅度的擺動和旋轉,讓人聯想臺灣宗教儀式中的陣頭形象民間祭儀裡會聽到的鈴聲與唱誦鳴叫更加深舞作氛圍。2016年,廣爲人知的《十三聲》則結合更豐富的聲音與意象,將這一系列推展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