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企登陸上市 明年上看20家

兩岸企業峰會年會昨在廈門臺北視訊召開。大陸會場設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出席官員包括協會張志軍(右一)、國臺辦主任劉結一(左三)、峰會陸方理事長郭金龍(中)。(藍孝威攝)

大陸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廈門臺協會長吳家瑩表示,「很多臺企想在大陸上市,今年在陸上市臺企7家,很多還在排隊,明年相信可達20家。」隨着RCEP簽署,藉助金融加持,臺企「出海」更加行穩致遠。

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8日下午先舉行金融分論壇,廈門、福州漳三地臺協,與金圓統一證券有限公司簽署《服務兩岸企業合作框架協議》。

吳家瑩表示,資本對臺企非常重要,臺灣市場規模小,限制企業發展的金融需求;然大陸有龐大內需市場,加上近期簽署RCEP,如此巨大發展紅利,臺企需有更多資本加持,以滿足更大生產配套需求,「今年在大陸上市臺企有7家,明年可望達20家。」

大陸海協會長張志軍9日會後接受媒體採訪,當被問及如何看待「後疫情時代兩岸關係發展時說,體現「一箇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必須得到繼續堅持,否則兩岸尤其在政治層面,還會處於動盪局面

「從今年前11個月兩岸貿易數據可見,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張志軍呼籲兩岸雙方,應透過類似兩岸企業家峰會這樣的平臺,實現互利共贏。

談到兩岸防疫措施,大陸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李政宏表示,一位臺商返臺過年的成本,來回機票加上隔離28天,約臺幣10萬元,一家4口就要40萬元,導致很多臺商選擇留在大陸過年,「希望臺灣政府在防疫問題上,多講科學,少講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