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做第五年了, 不要老把錯推給前朝
圖、文/遠見雜誌提供
隔了七年,蘇貞昌再度回任民進黨黨主席。這段期間他當過行政院長、民進黨的副總統和臺北市長參選人,經歷過中央與選戰歷練,他沉澱自己,從錯誤中學習,不僅超越看事情的方法,也不斷超越自己向前行。如果要問主席現在跟過去最大的差別是什麼?我想應該是主席現在比較懂得『放慢腳步』了,」民進黨新任主席蘇貞昌的辦公室發言人王閔生想了想,如此地說。
他舉例:「過去主席在趕場的中間交通間隙,總是抓住每一個空檔,不是打電話聯絡,便是看公文、資料,總是衝、衝、衝,車上就是他的行動辦公室。那天居然在南下一個半小時高鐵車程中,跟我聊天,輕鬆地交換了許多生活上點滴、社會的趨勢,這在過去是沒有的,主席真的變了!」
長年來,大家刻板印象中,蘇貞昌是永遠充滿活力的發電機。但這一次黨主席大選後,媒體觀察到的是,蘇貞昌真的身段放軟,而在貼身幕僚的眼裡,蘇貞昌最大的改變,卻是肯放慢腳步體會周邊人事。
媒體報導,2005年蘇貞昌首次擔任黨主席時,每天7點半準時到辦公室。這一次呢?「9點!」王閔生說。蘇貞昌,這一個來自屏東鄉下的公務員小孩,長子的他,一直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向前衝刺。
工作處事〉凡事SOP,大處着眼、小處着手
他做什麼事都講究效率,讀書也是,至今閱報,還是用三支不同色筆畫重點。車上吃便當時,爲了避免飯粒掉落,採取最有效率的盤腿而坐,完全不顧美觀與否。連結婚也講究效率,求婚的話竟是:「既然看上了,就不要浪費時間談戀愛了,我們結婚吧!」
傳說中,他凡事都講究SOP(標準作業流程),連抹布都攤平對摺來擦,擦完菜屑,折起來,再用乾淨的那一面擦一次,最後用虎口緊貼桌緣再擦一圈。家中三個女兒都十分熟練這套SOP。
大處着眼、小處着手是蘇貞昌工作上的另外一個特色,他的性格,可從幾件小故事看出來。
擔任臺北縣長時,有一次出席同仁規劃的活動,因事前規劃不當,現場亂烘烘,甚至記者也現場到處暴走。號稱「工頭縣長」的蘇貞昌一到現場,臉色一沈,竟扮演風紀股長,要記者們都回位置上坐好,記者當場全都傻眼,而幕僚們全都頭皮發麻,不知道回去,老闆會如何怎麼飆他們。
他的嚴厲,在過去民進黨助理圈也是有名的,連跟他最久、30多年的現任辦公室主任黃姮娥,有一次因爲很小的公文疏失,便被罵到「請假」療傷。
6月1日,上任後的第一個黨部中常會,已經失業五年又九天的蘇貞昌重臨民進黨主席臺,他再度展現高效率,只花半個小時,就開完中常會,公佈了第一波人事,也讓許多人跌破眼鏡。能一路長期跟他下來的團隊與幕僚,都有過人的抗壓性。
當然,蘇貞昌也有溫柔跟細心的一面。他曾經到宜蘭拜訪手下大將、現任民進黨秘書長林錫耀的父母。
發言人王閔生回憶民國93年時,父親70歲大壽,全家一起幫中風的爸爸過生日,他沒告訴任何人。沒料到家中突然「叮咚」一聲門鈴,蘇貞昌竟派人送來一個17吋的大蛋糕,「送蛋糕已經夠感人的了,更感動的是主席竟然記得我家有十個兄弟姊妹,特別定大的。還特別到鶯歌博物館定了一個祝壽陶器給我父親,」王閔生說看到蛋糕時差點飆淚。
蘇貞昌也表示,自己不喜錦上添花,但是雪中送炭倒是挺願意做,唯一一次請陳水扁夫婦吃飯,就是陳水扁在臺北市長落選後。
曾有一位他認識的記者遇到文字官司,竟然接到蘇主席百忙中打來的打氣電話,讓他既感動又訝異。歲月的積累,讓他身體上的缺點,在衆人眼中逐漸消失,甚至反而成爲亮眼招牌。偏小的右眼,多年後,在眼鏡掩飾之下,幾乎已看不出來,提早的雄性禿,更成爲他的金字招牌「電火球」。
但他過去性格上的缺點,卻被同志給放大,在幾次的選舉中成爲箭靶。不久前,獄中的前總統陳水扁在《壹週刊》專欄寫到:「蘇貞昌臨事未決且求全的個性,往往讓他錯失先着,貽誤戎機。」陳水扁接着更露骨地說:「蘇貞昌想要競逐總統大位,除必要的韌性、霸性外,適度的賭性是不可或缺的。不能機關算盡,坐等穩贏才做,都已經來不及了。倘如不敢豪賭嘗試,凡事考慮再三,只能走在別人的腳步之後。」
陳前總統可能說對了。身爲公務員之子的蘇貞昌,在黨內精英的競逐當中,因而數度錯失爭取大位的機會,在人生登峰步伐,或者真的「慢了一步」。但是對於社會、國家而言,不輕於一把梭哈的領導者,可能是另一種福氣。慢慢來,也許比較快。
2008總統大選時,在南部的一場造勢晚會上,屏東副縣長鍾佳濱唸了一段話歡迎當年副總統候選人蘇貞昌出場,恰恰點出了2012此時的蘇貞昌狀態,與此時尋求再次雄起的民進黨處遇。
鍾佳濱是這麼唸的:有一種智慧叫堅持,有一種勇氣叫承擔,有一種打擊叫失敗,有一種反省叫出發,有一種色彩叫包容,有一種命運叫共生。
蘇貞昌在攀峰的路雖然慢,但堅持;不斷的挫敗,不影響他承擔責任的積極態度,一如他熱愛的橄欖球,跌倒了,打個滾,站起來,連拍都不必拍,繼續一步步艱辛地推進;這一路,他必須手臂張得更開,像桶箍一樣把同志團結得緊緊的,讓大家如橄欖球員一樣,一起低頭向前推擠,爭取向前空間。
與不同派系共生共榮,分享權力,一起拚搏、一起「踏苦路」(tackle,擒抱的日文發音),正如同他常說的:「生命的劇本早已寫好,只是不能偷看,必須全力以赴。」現在要由組織帶頭,來延伸文宣,挖掘人才。這就是3.0版的蘇貞昌。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7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網:www.gvm.com.tw】
►►►更多【遠見雜誌】好看內容都在《ETtoday新聞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