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第一部法典 捍衛百姓食安──舌尖上的大宋(七)

山東青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在一家農貿市場對肉類食品進行抽查。(新華社資料照片)

翻閱中國歷史,從先秦至清末的二千多年裡,臨朝帝王數百名,年逾八旬者僅四、五人。清朝乾隆皇帝活到八十八歲,算是歷代皇帝的長壽代表;其次是梁武帝,活了八十五歲;唐朝女皇帝武則天活到八十一歲。年逾七旬的同樣寥寥無幾。歷代帝王能活到五十歲就算高壽,不少人年僅三、四十歲就去世,有的甚至剛過二十歲就命歸西天。這些人貴爲天子,錦衣玉食,各方面養老條件都好,爲什麼偏偏短命的多呢?

紂王爛醉鉛中毒

原因固然很多,如果同樣從歷史文獻記載來看,會發現短命帝王絕大多數都是驕奢淫逸的縱酒狂。北齊文宣帝高洋嗜酒成性,日夜狂飲,在位十載,年僅三十歲就駕崩西去。佛家堅持嚴格戒酒,〈大愛道比丘尼經〉雲:「夫酒毒藥,酒爲毒水,酒爲毒氣衆失之原,衆惡之本,殘賢毀聖,敗壞道德,輕毀致災,立禍根本。」宋代張杲醫說》卷七引《修真秘訣》說:「酒有大毒,大熱。大寒凝海唯酒不冰,其至熱也。飲之昏亂,易人本性,其至毒也。」「若醉過度盆傾斗量,毒氣攻心,穿腸腐脅,此喪身之源也。」啥東西,過度了就不好。商紂王是商朝第三十代君王,一開始相當勤政,一旦驕橫起來,迅速腐化墮落。筷子換成象牙的,杯子換成犀牛角的,碗換成玉的,吃飯要旄象豹胎,穿衣要錦衣九重,住房要廣廈高臺;原配姜氏年老色衰,就要諸侯廣獻美女。

還讓人在宮中水池放滿了酒,用酒當作池水,再把肉懸掛起來,看起來就像樹林。又讓男女赤身裸體,在酒池和肉林中通宵達旦飲酒作樂。商紂王的暴虐無道和窮奢極欲,使內外矛盾激化,最後,周武王姬發率兵伐紂,推翻了商王朝的統治,紂王自焚而死。

如此看來,紂王不但因酒傷身,也因酒亡國。如果從科學角度解釋,商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不僅是酒精中毒,更是鉛中毒。衆所周知,商代喜用青銅器。考古發現,商王室使用的酒器,無論是酒器、溫酒器,還是飲酒器,都是青銅製造的。青銅器的合金成分本是銅和錫,由於當時的錫較少,有時只好用鉛替代。

商代早期的青銅器含銅量達九十~九十八%,接近純銅。中期以後,鉛、錫比例增加,分別佔合金的一~六%和五~八%,有的含鉛量甚至高達二十一~二十四%。鉛是一種有毒金屬,會在盛酒和加熱酒時釋放出來,長期飲用含微量鉛的酒,自然會引起鉛中毒,損傷大腦,影響思維和判斷力。紂王一些乖僻怪戾之事多發生於晚年,幾十年狂飲爛醉下來,發生鉛中毒也在所難免了。

屍體餵豬養魚

無獨有偶,曾經不可一世的西羅馬帝國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樣與鉛有關。羅馬人通常都以鉛管輸送飲用水、用鉛容器喝水、煮食,甚至用氧化鉛代替糖調酒。連續吃下大量的鉛還有另一個惡果,就是喪失生育能力。換言之,羅馬人很可能是因爲喝了含鉛的酒水而致死,也導致帝國的覆亡。

舌尖上的安全不容小覷,病從口入,食品安全至關重要。

然而,利益驅使,古今中外都一樣,都有奸商、都有假貨。宋代袁採袁氏世範》中披露了商販造假的種種方式:「且如小人以物市於人,敝惡之物,飾爲新奇;假僞之物,飾爲真實。如絹帛之用膠糊,米麥之增溼潤,肉食之灌以水,藥材之易以他物。巧其言詞,止於求售,誤人食用,有不恤也。」

那麼,宋代如何確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呢?主要是依靠律法行會組織。

先說律法,西元九六三年,宋太祖頒佈《刑統》,全稱《宋建隆詳定刑統》,是宋代第一部法典。第十八卷〈賊盜篇〉規定:「諸以毒藥藥人及賣者,絞。即賣買而未用者,流二千里。脯肉有毒,曾經病人,有餘者速焚之,違者,杖九十;若故與人食並出賣,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絞;即人自食致死者,從過失殺人法。盜而食者,不坐。」

宋朝邊境戰事不斷,不是宋遼、宋金、宋夏,就是宋元。有戰爭就有犧牲,產生了大量無人收斂的死屍。有些黑心養殖戶拿這些屍體餵豬養魚,腐屍中的毒素就這樣被老百姓吃進肚子裡,對生命健康威脅甚大。在宋代,賣有毒的脯肉,是要拿你問罪的,不可僥倖。

接着說行會。宋代的行會已經完全成爲政府輔助管理的民間組織,官府開放讓各類商人組成行會,商鋪、手工業和其他服務業的相關人員都必須加入行會,並按行業登記在冊,否則就不能從事相關經營。每個行會都有固定的區域,如相國寺東門街巷有繡巷,「皆師姑繡作居住」。橫穿馬行街有大貨行小貨行東西兩巷,「皆工作伎巧所居」。相國寺東側是制筆工集中居住之處,「京師諸筆工,牌榜自稱述。壘壘相國東,比若衣縫蝨。」果子行、酒行食飯行更不用說。(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