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飯前還飯後吃?專家解答 3種人時機點不同

水果是不可或缺的營養來源,但到底要飯前還是飯後吃比較好?(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水果是不可或缺的營養來源,但到底要飯前還是飯後吃比較好?對此,營養師表示,基本上兩者都可以,飯前吃能增加飽足感,飯後食用則有助於消化。然而,每個人身體狀況都不同,像是腸胃不好者要避開空腹攝取、想減重者可於飯前食用;而糖尿病患者,選擇在餐與餐之間吃尤佳,較不會發生有一餐血糖起伏過大的問題。

針對水果要飯前還飯後吃的議題,好食課營養師何採璇發影片表示,過去網路上流傳,水果可分成脂溶性及水溶性2種,前者建議飯後吃,後者則於飯前吃,實際上此說法完全是錯誤的。

何採璇接着說明,雖然水果裡面的營養素確實可分成脂溶性,如維生素A、D、E、K,以及水溶性的維生素B羣、C,但除非像是油脂含量偏高的酪梨,其在營養學上被歸類爲油脂類,否則根本沒有脂溶性水果一說。

至於水果到底何時吃比較好?何採璇說,基本上,飯前或飯後吃都是不錯的選擇,飯前吃可以增加飽足感,飯後食用則有助於消化;但若想提升水果中脂溶性的維生素或餐食鐵質的吸收,建議在飯前或飯後2小時內吃水果是最好的。

何採璇提醒,吃水果的最佳時機點,主要還是要以自身狀況來決定,像是腸胃不好者就要避開空腹吃;想減重者,飯前吃能增加飽足感;若爲糖尿病患者,有飯後血糖飆高的問題,可於餐與餐之間吃,就比較不會有一餐血糖起伏過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