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精選》跑錯科掛錯號?容易分心、過動 可能是睡眠呼吸出問題
針對注意力不集中或過動的孩子,需排除睡眠相關的兩個常見的問題:孩子是不是睡不夠(睡眠剝奪)?以及孩子有沒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示意圖/shutterstock)
經常聽到孩童有注意力不集中,或是過動的問題,其實並不是「活力太充沛」,可能與打鼾及睡眠呼吸中止的情況有關。門診中最特別的案例,就是一位本來上課總是打瞌睡,換了好幾種學習法都沒有改善的孩子,學校老師很挫折,建議家長把他轉去資源班。經過診斷,這孩子患有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在進行了扁桃腺及腺樣體切除手術治療之後,成績突飛猛進至前三名,白天精神好很多,在學校的表現和過去相比,從資源班到資優班,簡直判若兩人!
改善睡眠呼吸,IQ、EQ鹹魚大翻身
小朋友一進到診間,他的狀況我們看行爲就略知一二,例如調皮搗蛋、手在醫生的桌上亂揮,或者一直玩旋轉椅;還有一種孩子是恍神、精神不好,父母親每次叫他都要叫好幾次纔有反應;甚至有些孩子因爲注意力不集中,作IQ測驗分數比一般孩子明顯偏低,經過術後追蹤,發現隨着臨牀症狀改善,IQ分數也明顯提高了。對於憂心忡忡的父母親來說,爲孩子排除造成學習的障礙,不要輸在起跑線,同時讓孩子身體健健康康,在學校又有良好的人際互動,就是他們最大的盼望。
跑錯科掛錯號?容易分心、過動 可能是睡眠呼吸出問題。(圖/方舟文化)
跑錯科掛錯號?容易分心、過動 可能是睡眠呼吸出問題。(圖/方舟文化)
兒童睡眠評估:「睡眠剝奪」竟然也有國籍問題
針對注意力不集中或過動的孩子,需排除睡眠相關的兩個常見的問題:孩子是不是睡不夠(睡眠剝奪)?以及孩子有沒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孩子睡眠不足嗎?
參考美國的學校教育理念,認爲孩童每天應該睡足十個小時,特別是十二歲以下的學齡兒童。可是升學壓力沉重的臺灣,真正符合這個標準的家庭有多少?父母造成孩子生活型態不健康、體重過重、家庭關係緊張,而孩子揹負着父母期待的心理負擔,睡眠時間當然不夠,腦部與全身發育成長都大受影響。
●孩子有打鼾或睡眠呼吸中止症嗎?
若家長說孩子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時,身爲耳鼻喉科醫師,除了專業上對打鼾與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警覺性,也會先判斷有沒有可能是看不清楚(視力)、聽不清楚(聽力)、鼻塞(過敏)等問題導致無法專心。所以我們在看診時,多半會耐心地跟小朋友聊天,問他們上課的情況,包括坐第幾排?看得到黑板嗎?聽得清楚老師說什麼嗎?排除其他因素後,再把診查焦點轉向打鼾大不大聲,有無磨牙、說夢話等相關症狀的判斷。
家庭是孩子的呼吸中樞,父母是「氧氣」監護人
家庭塑造的飲食、生活環境,對孩子的睡眠生理來說有根本性的影響,例如孩子有沒有在十點前就寢?平常早餐有沒有吃得營養均衡?愛喝含糖飲料嗎?是不是愛吃零食,或是喜歡含有大量人工添加劑的加工食品嗎?
另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問題是:水喝得不夠!正常來說,一天的喝水量是「體重乘以三十」的毫升數,例如體重二○公斤的小朋友,每天應該喝水六○○毫升以上,而且是白開水,不是飲料、茶、湯等。否則水分不足,容易影響情緒,會焦煩暴躁,對於過動症或注意力不足的孩子而言會更扣分。父母在白天如果可以陪伴孩子做適度運動,晚上孩子也會睡得比較好。
還有一項重要因素,就是家庭氣氛。若是家人和樂融融,在學校相處也沒有遇上霸凌等問題,那表示孩子的行爲環境有良好的基礎,健康的穩定性會更好。
孩子心智行爲有問題?百種症狀,可能都是因爲「缺氧」
四○%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童,有一定程度的注意力不集中問題;同樣的,注意力不集中或過動的孩子當中,大約也有三○至四○%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這個研究結果與抽樣的方式有關係,小朋友的睡眠呼吸問題經常是被低估的,原因是孩子的身體及腦部發育尚未成熟,常會以其他的症狀來表現呼吸障礙,例如過動、注意力不好、學習情況不佳、情緒不穩定等等,若不細心留意,很可能就被診斷爲心智問題。
●一次兒童睡眠檢查,一輩子都受益
睡眠呼吸出問題的孩子,若一開始未被檢查出真正的病因,往往會經過一段時間的行爲療法,而效果其實很有限。在臺灣醫學研究中發現:如果可以將孩子的睡眠呼吸問題處理好,注意力不集中和過動症都能得到改善。所以,在此強烈建議:在規劃長期行爲治療及藥物使用之前,醫生要先仔細診察並跟家長確認:這孩子會不會打呼?睡眠品質如何?若有需要,可以安排做一次完整的「睡眠檢查」。以釐清孩子行爲與睡眠兩者的相關性,據此作精準的醫療計劃。
●止鼾手術成效優異,避免長期藥物副作用
對於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小孩,止鼾手術(扁桃腺樣體切除術)是一個很好的選項,有機會同時改善睡眠呼吸與行爲異常,避免長期用藥帶來的副作用影響。在我們院內的止鼾手術術後評估問卷中可以發現:孩子的專注力明顯改善、睡眠呼吸中止問題也改善。值得注意的是:呼吸中止次數的降低,與行爲的改善沒有顯著的線性關係,因爲孩子的日常行爲,除了睡眠因素之外,還有很多來自環境因素,如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等等,需要整體評估與多元的治療。
(本文摘自《熟睡迎接每一天!》/方舟文化)
【內容簡介】睡眠是人類生理機能得以正常運作的重要過程,它掌管着人體新陳代謝中所需要的休息、補充與再出發。根據臺灣睡眠醫學學會統計,全臺將近500萬人有睡眠困擾;換算下來,國人平均每五個人中,就有一人有睡眠障礙,打鼾、睡眠呼吸中止、不易入睡等問題,會造成睡眠過程中呼吸經常中斷、身體間斷性缺氧,睡眠中人體應該進行的自我修復機制受到影響,會逐漸形成發炎體質,導致全身器官無法正常運作,進而百病叢生。
本書作者行醫三十年醫學實證心血集成,全齡關注,全身守護,爲病患不斷追求精準診斷與臨牀技術突破,名列世界前2%頂尖科學家,首創「混合手術」在一次手術中同時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及其他共病,如肥胖縮胃等,改變當代睡眠手術模式,媒體報導評爲「臺灣之光」!「整體治療」則是強調以人爲本,量身訂做個人治療方案,指導民衆作好生理時鐘的調整、經鼻呼吸、口嚥肌肉訓練、睡姿療法與體重控制等這些自我健康管理。對於鼾聲診斷系統精準度的研發亦不遺餘力,學理與技術並進。並提供最新治療技術資訊給讀者,最重要的是從「呼吸道阻塞」這種人體最大病根着手治療,不只能消除擾人的鼾聲,更能同時改善全身九成疾病,各種睡眠障礙﹅慢性病都能跟着好轉。
本書最新醫療資訊完整詳實,速查即懂,內容包含:自我睡眠狀況評量、常被一般人忽略的鼾症病理解說﹅居家睡眠﹅醫院睡眠檢查﹅免開刀保守治療﹅智慧型止鼾輔具﹅先進微創手術﹅呼吸障礙預防與復健法,皆可依個人症狀與治療情況做最佳配套選擇,發揮最高醫療效力。
【作者簡介】李學禹 醫師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鼾症睡眠外科教授
名列世界排名前2%頂尖科學家,榮獲----「國家學研新創獎」﹅「國家臨牀新創獎」等多項醫學貢獻殊榮!
致力睡眠醫學三十年,臺灣臨牀﹅教學﹅衛教三方權威導師
榮獲「國家學研新創獎」﹅「國家臨牀新創獎」醫療貢獻殊榮
每年鼾症手術超過500例,各年齡及重症患者治療經驗豐富
【重要醫療貢獻】
˙首創睡眠呼吸障礙「複合式手術﹅生理協調重建術」,手術成功率大幅提升
˙研發符合亞洲咽齶臉型之手術技術,並提倡一次性高效率整合手術
˙研發自動鼾聲檢測系統,並致力推廣居家睡眠檢測普及化
˙關懷兒童鼾症影響生長髮育﹅智力表現﹅人際關係之影響性
˙視病如親爲顱顏構造異常﹅巨人症﹅大肢症等呼吸障礙患者跨科合作治療
˙受邀國際重要醫學會議專題演講,發表SCI國際期刊論文超過100篇並刊載於各大專書
李學禹醫師自住院醫師訓練期開始,至擔任耳鼻喉部部長一職,皆銜命拚搏於林口長庚醫院。一生懸命,以擴展睡眠醫學領域﹅治療睡眠呼吸障礙病患爲終生志業。曾擔任臺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致力於國際交流與接軌,近十幾年間,受邀於世界各醫學會作專題演講與示範手術。每當在機艙中觀賞日出,總能體認:「睡得好,就能帶來美麗的一天。」希望能把這份重要的健康意識,傳遞給臺灣的所有民衆。
《熟睡迎接每一天!》/方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