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人│物-藏族作家阿來改寫《格薩爾王》

即將於2月臺北國際書展期間訪臺的中國藏族作家阿來,剛在臺出版2009年的新作格薩爾王》(聯經),全書30萬字,歷時3年完成,是他以藏人口史詩《格薩爾王傳》爲底本所寫成的長篇小說。

雖然以西藏文化題材,但阿來不願特意強調藏族身分。他表示,當今的文學世界的文學,我們不能因爲全球化就對自己的文學傳統抱有不屑態度,但也不需過分強調自己的獨特文化。「因爲大家接受你不是因爲你身上的文化標籤,而是你作品內涵。」

>>挖掘西藏神話題材

1959年生的阿來,父親爲藏民,母親爲回民。他曾任成都《科幻世界雜誌總編社長,2000年以首部長篇小說《塵埃落定》獲茅頓文學獎,並被改編爲影視劇。之後他又出版長篇小說《空山》,以6篇故事描繪藏族青年的生存難題,包括打工生活的艱辛、事業興衰,以及觀光業造成昔日村莊自然生態破壞、傳統價值崩潰等現況,從之前作品的空靈轉爲現實主義風格。

到了《格薩爾王》,阿來又筆鋒一轉,轉而以西藏古老神話爲題材。據陸媒報導,本書首刷20萬冊,將被譯爲英、德、法等文,聲勢浩大。

阿來表示,格薩爾王的故事從11世紀初開始在藏區流傳,至今已有一千年歷史。「它從一個簡單的英雄故事不斷添枝加葉,越來越豐富,到最近中國社科院籌劃出版格薩爾王全集,預計內容有100冊,可說是世界文學史上的一個奇蹟。」

>>去掉神話的英雄色彩

下筆前,阿來花了兩年時間開着車在西藏到處跑,訪問了很多人,從許許多多藏人口中記錄格薩爾王的民間版本,並收集各種文字的手抄本、研讀相關學術資料,在既有的材料上融入他的理解。因此,他稱《格薩爾王》爲集體創作,期間他讀過的書多達近百本,「疊起來比我的寫字檯還高。」

書中,阿來創造了一個現代藏族說唱藝人「晉美」,他一邊演唱一邊追尋英雄的足跡,描繪格薩爾王一生降妖除魔、開疆拓土的豐功偉業。阿來說,晉美就像是當代說唱人的縮影,透過描寫說唱人現在生活與過去的不同,他呈現了現代社會在他身上的衝擊。「晉美其實也是我自己的化身,融入了我對格薩爾王的詮釋。」

身爲《格薩爾王》史詩的新創作者,阿來說,一般神話裡當主角成爲英雄後就大功告成了,但他想探討的是:「他憑什麼成爲英雄,成爲英雄後又怎麼樣?」因此,他的重述版本改變最大的是去掉宗教色彩,「過去民間版本越來越把格薩爾王英雄神話化,無條件地崇拜他,並把一切歸給上天神明,對人的意志、努力的着墨反而少了。」

交出了《格薩爾王》,阿來謙說自己不代表西藏人發聲。「由一個人代替所有人說話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應該每個人都能發出聲音來。」

>>西藏變革力量太小

因此,談到當今西藏的處境,他直截了當地說:「就精神文化面來說,藏人不能自己完全不做任何事情,只是哀怨地控訴別人把自己的文化打壓了。工廠可以別人幫你蓋、馬路可以別人幫你鋪,但只有透過每個人的覺醒,才能建設我們自己的文化。」他認爲,目前西藏內部具有文化意識的人太少、變革的力量太小,「所以今天西藏就算不是遇到共產黨,而是英國、美國來統治,也難逃被同化的命運。」

面對爭議問題,阿來一向直來直往,包括近年他當選四川省作協主席,觥籌交錯的酒席少不了,出入也有了名車與隨從,引起外界對他替政權說話、沉迷名利等批評。對此,他總是坦率回以一句:「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並回嗆他因擔任公職,「跟在屁股後的人自然多了點」,但他自認「可以同流,不會合污」,內心不堅定的人才會懷疑他。

他批評有些想法極端的人認爲,作家就該天天待在家裡寫作,「但如果這樣,我們怎麼知道世界發生什麼事情?」他毋寧相信作家需要「體驗」,要有其他身分介入社會,因此不論是過去他在雜誌的工作,或現在擔任的官方職位,都是他參與社會的一部分。他強調:「我有定力,不會迷失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