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試泰式炒 第一口就嚐到了泰國滋味!
對於外國人而言,Pad Thai(泰式炒)應該是他們第一口泰國滋味,稱它爲泰國國菜並不爲過。當地朋友說,看一家泰國餐廳地道不地道,有沒有水準,泰式炒味道如何絕對是一個硬核標準。這道做法頗爲簡單的美食類似幹炒河粉,早已經走出微笑國度,征服了全世界的味蕾。
帶有甜酸鹹味的粿條(與河粉看起來差不多,以米粉爲主料,以麪粉、薯粉等爲輔料),加上新鮮蝦肉、切丁豆腐、爽口的豆芽和雞蛋,炒好後再撒上花生碎,味道的層次十分豐富,正如泰國給人的感覺。一般餐廳也會配上辣椒粉、魚露之類的調料,想要重口味的食客可以自便。
在泰國旅行,無論在大城市還是在小村子,Pad Thai的身影無處不在,趕時間的話,點一份約60泰銖的Pad Thai總不會錯。由於Pad Thai是當地人最日常的美食,因此在路邊攤都能找到水準不差的泰式炒,每家餐廳的Pad Thai做法都略有不同,你還能選擇海鮮、雞肉或素食等不同食材。一些做得更爲精緻的Pad Thai,還會將蛋皮把粿條包起來,配上大蝦等優質食材,這是平民美食的高級版本。
位於曼谷老城區的Thip Samai是品嚐泰式炒的名店之一,店裡傍晚6點開門後就熱火朝天,多年來堅持使用火炭爐竈,炒出來的粿條,火候很好,這家看似簡陋但歷史悠久的Pad Thai專賣店,位於老城區的瑪哈猜路,自上世紀60年代就走紅曼谷,政治名人和明星都會光顧。餐廳甚至也獲得米其林評委們的青睞,所以門口經常大排長龍。
Pad Thai的歷史其實並不悠久,它起源於二戰期間,當時泰國被法國殖民地(越南、老撾)及英國殖民地(馬來西亞)所包圍,時任泰國總理鑾披汶·頌堪深感泰國需要有自己的特色,認爲培養和強調泰國人的身份認同十分迫切,推行了不少“泰化”運動。鑾披汶·頌堪不僅將源自梵文的暹羅改爲泰國(Thailand的意思並不是泰國人或傣族人的土地,Thai其實指的是自由,因此Thailand指的是自由之地),還建議創造國菜,通過味道來塑造泰國人的國家認同。
根據歷史記錄,鑾披汶·頌堪主導舉辦了一個烹飪比賽,Pad Thai從此誕生了,但鑾披汶·頌堪的兒子後來披露說,Pad Thai其實出自總理的家廚。雖然這道菜的出處衆說紛紜,但從食材裡的粿條、豆腐和豆芽以及炒菜的方式,都能看出其中國淵源,它類似潮州小吃炒粿條的異化版本,烹製泰式炒時用的羅望子汁和魚露,則爲它帶來鮮明的泰國風味。泰國華人以潮州人居多,早在250年前就已經移居泰國,並將中國南方的美食文化引入泰國,深深影響了現在的泰餐,如今在曼谷的唐人街裡還能品嚐到十分地道的潮州菜。
由政府來推廣Pad Thai其實還有一個更實際的理由。傳統上,米飯一直是泰國人的主食,二戰期間,大米告缺且價格昂貴,推廣以粿條爲主要食材的Pad Thai,呼籲人們多吃粿條,就解決了民生問題。因此在上世紀40年代,大街小巷才涌現了賣Pad Thai的流動小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