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民進黨當局想讓世界看見什麼樣的臺灣?
新華社北京4月11日電 題:民進黨當局想讓世界看見什麼樣的臺灣?
新華社記者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放眼全球,到處都在緊張抗疫,與病毒爭奪時間、搶救生命。唯有臺灣是個異數。一衆高官爲刷存在感、增加“能見度”,咬住世界衛生組織大放嘴炮,將口水戰打到國際上,讓臺灣“被全世界看見”。
民進黨當局領銜展示的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臺灣?梳理近期媒體報道,以下3個關鍵詞似乎可以做出比較貼切的描繪。
關鍵詞一:歧視。
被世衛組織負責人痛斥“種族歧視”,民進黨的高官們惱羞成怒。蔡英文矢口否認那些包含種族歧視言論的人身攻擊出自臺灣,自詡“反對任何形式的歧視”;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顧影自憐,哀怨“臺灣最知道被歧視的滋味,被不公平對待的痛苦”。他們在惺惺作態的時候可能忘了,那些污言穢語還在臺灣的網絡平臺上掛着呢。
過去兩個多月,民進黨當局一再變換借口,設置障礙擡高門檻,將滯留湖北臺胞列入所謂“註記管制名單”,全面封堵他們的回家之路。他們罔顧人倫親情,停止陸配子女赴臺申請,對歐美返臺者卻大開綠燈,放任自由申報,允許其僅進行簡單的居家檢疫或隔離。這樣的操作,不是歧視是什麼?
在世衛組織已經對新冠肺炎病毒命名、而病毒起源尚待科學論證的情況下,民進黨當局堅持以“武漢肺炎”爲名,以帶有歧視性意涵的字眼對疫情大貼地域標籤,並默許、縱容綠色媒體大肆使用污名化稱謂。這種無視基本常識、違背起碼良知的做法,不是歧視又是什麼?
關鍵詞二:網絡霸凌。
疫情發生以來,民進黨當局加緊政治操弄,謀求借機加入世衛組織,卻因世衛組織堅持一箇中國原則始終“不得其門而入”。某些被戳中了玻璃心的政客口不擇言。前有臺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因世衛組織將臺灣作爲中國省份進行通報,發推特辱罵“你有什麼毛病”;後有臺灣地區副領導人陳建仁攻擊世衛組織負責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在類似言論帶動下,民進黨豢養的“網軍”聞風而動,語言暴力鋪天蓋地,衝破道德底線的污言穢語不堪入目。
而一向大陣仗查緝假新聞的民進黨,對網絡暴力非但視若無睹,還縱容頭面人物繼續出來“帶風向”,讓網絡霸凌愈演愈烈。事後再矢口抵賴“網軍”攻擊“根本不存在”,“假訊息比病毒傳播更快”。可惜的是,在當今這個事事留痕的時代,民進黨當局要想洗白自己談何容易。
無怪乎《聯合報》“重磅短評”直言,來自臺灣的人身攻擊“網路隨便一抓就是,這是事實”。《中國時報》社論自嘲“臺灣網民的‘英勇’行徑威震天下”,痛斥民進黨當局、“網軍”和親綠媒體的網路霸凌,真的是“讓世界看到臺灣”。
關鍵詞三:抹黑。
民進黨當局爲謀求參與國際組織,動輒控訴“中國大陸抹黑打壓”,沒少在國際上碰瓷兒。此次疫情期間,民進黨當局對大陸出口就是惡言,舉手就是挑釁,肆無忌憚在同胞之間製造矛盾和對立。大陸防控得力,爲國際社會抗擊疫情贏得了寶貴時間,被污衊爲“隱瞞疫情”“讓全世界感染中國病毒”;大陸多次向臺灣通報、示警並提供防疫經驗,被歪曲成“世衛組織受中國控制”“把臺灣變成國際防疫缺口”。
夜路走多了,終會遇着鬼。民進黨當局編織的一個又一個謊言,總有把自己也繞進去的時候。當發現抹黑大陸不攻自破,就轉而攻擊世界衛生組織;當發現攻擊世衛組織難解心頭之恨,就轉而謾罵其負責人。他們罵街的時候渾然忘了,能否參與國際組織不是哪個人說了算。難怪兩岸網友不約而同詰問,一邊破口大罵一邊跪求加入,是不是邏輯錯亂?
以歧視、網絡霸凌、抹黑作爲關鍵詞構建的臺灣,絕不是2300萬臺灣人希望向全世界呈現的臺灣,卻是民進黨苦心孤詣“謀獨”造就的真實模樣。回顧民進黨當局疫情期間的種種表現,名義上“防疫優先”,實際都是“謀獨優先”。民進黨心心念念“讓世界看見臺灣”,說到底不過是妄圖“開拓國際空間”、在國際社會製造“一中一臺”的另一套說辭。
《尚書》有云:“作德,心逸日休;作僞,心勞日拙。”奉勸民進黨當局把心思放回民生福祉上,讓在臺灣的民衆安心生活,讓想回家的臺灣民衆順利返鄉,讓廣大臺灣同胞不再爲疫情所苦、不再爲生計所困,讓世界重新看見臺灣溫文有禮、富足安康的美好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