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自我認同的追求(施正鋒)
(示意圖/Shutterstock)
臺灣留學生早期被問到「你是哪一國人」,直覺反應是中國人、少數會說臺灣人,也有聽來三條槓的「來自臺灣的中國人」。念碩士時,校園只有中國同學會,轉念博士,已經有臺灣同學會。臺僑也有臺灣同鄉聯誼會與臺灣同鄉會之別,異於老華僑。還好當時中國纔開放不久,留學生不多,不會混淆。
其實,外國人並不清楚中華民國(ROC)與中華人民共和國(PRC)之別,國人到歐陸旅遊,偶而檢查護照會碰到菜鳥而虛驚一場。我有一回到馬爾他發表論文,主辦單位告知落地簽證,移民官員看到護照上的China興師問罪、不得其門而入,幸好大會派人趕來機場救援,花錢消災了事。
倒是近年海外網路訂書時生困擾,有些書商的電腦軟體設定,往往在地址標籤上的臺灣後面自動加中國、甚至「中國的省分」(Province of China),不免有被意淫的感覺。有時候包裹會被寄到對岸去周遊,輾轉收到時紙箱已破,最壞的情況是不知伊于胡底,徒呼奈何。
30年來,國家認同一直與政黨認同、國家定位、甚至族羣認同交織。大體而言,民衆多兼有臺灣人及中國人的認同,細問下去,有些人「既爲臺灣人、又是中國人」,不少人「既爲中國人、又是臺灣人」。萬一只能二選一,臺灣人的選擇逐年攀升,儼然只能與中國人做政治認同對決。
問題是,不管臺灣人或中國人都是既含混又歧義的名詞。最狹義的臺灣人是閩南人、擴大指本省人,廣義的是所有2300萬人。中國人也有各種詮釋,最廣義的是血緣文化上的漢人、華人,國際上則指14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有些臺派堅持臺灣沒有外省人、只有中國人,也就是將他們排除爲外國人。
有一回,我陪同層峰訪問巴拿馬的臺灣村,小朋友搖着中華民國國旗高呼Chee-na(支那),百思不解,原來是China的西班牙語念法。蔡英文總統出訪,瓜地馬拉總統說「臺灣是唯一且真正的中國」,綠營可不能怪罪表錯情,畢竟人家當年建交的中國是ROC、還沒有PRC。
前總統馬英九回鄉祭祖,援引《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主張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都是中華民國的領土,聽來「一國兩區」,又有點像是「九二共識」的新瓶舊酒。至於「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一部分」,乍聽之下是附和「一中原則」,未嘗不可理解爲貼身防守。
馬英九在對岸說「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我們都是中國人」,綠營調侃他是「最後一箇中國人總統」、撻伐爲「中華民族主義的囚徒」。難道這些側翼忘了,蔡英文在擔任陸委會主委時說過「我是中國人」,上臺後又誓言「我當總統一天,沒人需要爲他的認同而道歉」?
孫中山先生當年倡議「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建中華民國後改弦更張包容性的中華民族,符合現代民族國家的理念。不管中華民族或中國人,難道不可視爲日耳曼民族或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平行位階?如果說「民族是想像的共同體」,一些人嘮叨不休「有唐山公、沒唐山嬤」,沒有平埔族血統者又怎麼辦?
(作者爲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暨發展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