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民進黨的臺獨色彩(施正鋒)

民進黨。本報資料照

立法院長游錫堃早先接受前總統陳水扁訪問,揭露建議美國跟中國畫紅線,只要軍機軍艦一再擾臺、跨越海峽中線,或繼續挑釁,就會馬上跟臺灣建交。游錫堃是民進黨派系正國會的龍頭老大,一搭一唱的是「國家正常化」論調,也就是臺灣已經獨立,只剩下制憲及入聯,而美國的外交承認則是法理獨立的指標,新加的成分是老共的騷擾。

民進黨最早的臺獨論述是1988年的《臺灣主權獨立決議文》,主張四個條件下才要主張臺灣獨立,包括中共統一臺灣。1991年的《臺獨黨綱》則宣示臺灣事實上已經獨立,要取得法理獨立必須透過公投;1999年的《臺灣前途決議文》重申臺灣已經獨立,只剩正名。從阿扁就職總統的「四不一沒有」保證不獨,蔡英文吶喊「維持現狀」,到游錫堃東施效顰老共犯臺條件,獨意都相當勉強。

臺灣早年有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那是官逼民反。儘管在日本殖民統治下接受民族自決思維,卻只要求自治。228事件後出現的臺獨思想,揭櫫的是反對外來政權,不管是「臺灣人要出頭天」還是「臺灣人當家作主」,主要的對象是戰後遷臺的國民黨政府,甚至於跟隨而來的外省族羣。一直要到首度總統直選的臺海飛彈危機,冷戰時期的反共思維才轉換爲反對中國的併吞。

從19世紀以來,現代民族國家的要務不外乎國家的獨立自主(state-making)、民主國家的打造(state-building)及民族的塑造(nation-building)。海外的獨立運動在1980年代就體會到,光是國家的締造還不夠,還必須從事建國(張燦鍙)及塑族(許世楷)的工作。一些獨派主張依附民進黨可以事半功倍,更多的人則是盤據光譜側翼,搖旗吶喊,也不過是廉價的商業臺獨。

民進黨急功近利,認爲只要取代國民黨政府、取得中華民國政權就好,不方便的臺獨必須虛無化。憲改頂多只是形式主義,起碼的憲政體制設計虛應故事,更不用說制憲。即使高唱族羣多元、國家一體入雲,實際的作爲卻是難掩高度的排他性,無力(或無心)從多元族羣國家的獨立汲取慘痛的經驗。

美國自來不做賠錢的生意,朝鮮及菲律賓的獨立運動血淚斑斑,而日美的師徒、英美的特殊關係只是權宜,說翻臉就翻臉,至於對中國門戶開放政策還是建立在功利主義。游錫堃關公面前耍大刀,那麼,當下共軍三不五時來「請安」,紅線不知已經被跨越過幾百次,美國豈不老早就要承認臺灣了?

只是奧運比賽加油高興一下,諸多「中華民國派」都要被出征,可見在老共的眼中,除了紅,其他橙黃綠藍靛紫,明暗都是獨,被當作選票的提款機是咎由自取。當下的中國宛若19世紀末崛起的普魯士或日本,究竟要跟老美平起平坐還是取而代之,不是其他國家所能置喙,何必拉臺灣下水?

一個真正的臺獨信徒,必須思考臺灣在強權夾縫中如何生存,不能聽天由命、亦步亦趨,或任人擺佈。關鍵在於內部分歧如何消弭、整合,形式上的儀式本末倒置,把異議者妖魔化則是自私而邪惡的作爲。如果是有心人,制度上的建構是凝聚共識、培養互信的契機,不要沒有電梯就先要裝按摩浴缸。

在2000年的總統大選,藍營某位候選人尋求臺獨聯盟支持,黃昭堂沒有說明爲何拒絕,百思不解。

(作者爲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暨發展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