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蘋果日報停刊之後(楊方儒)

臺灣蘋果日報近日宣佈本月18日紙本將停刊。(林良齊攝)

臺灣《蘋果日報》宣佈紙本停刊,我們這些長期爲紙媒撰寫專欄的人,也成爲了稀有動物。《蘋果日報》對讀者公開信提到,「數位洪流超乎我們想像,尤其是Google、Facebook等數位平臺的壟斷,造成廣告資源的大量流失,對紙媒不啻是沉痛打擊。」這段話中的幾個關鍵字,容我來進一步補充說明。

一是,智慧型手機的數位洪流,確實超乎我們想像。18年前《蘋果日報》創刊時,電腦普及率已經很高,全臺寬頻上網普及率也超過5成,但Web沒有殺死報紙,是Mobile殺死了報紙。中南部歐吉桑如今都開始用5G手機了,透過社羣與IM平臺傳遞的海量資訊,以及各種影音串流直播內容,每天搶走了我們2~3個小時的使用時間。更不要說年輕人每天會看幾分鐘報紙,或每個禮拜會看幾本雜誌了。

二是,臉書谷歌確實很大很可怕,但其實你我在手機上有很多APP能夠選擇!無庸置疑,臉書是臺灣最大的社羣平臺,旗下的Instagram也是年輕人的最愛,但17與UPlive直播同樣盛行,抖音跟小紅書也有很多人玩,只不過國產APP臺灣人不愛用,更是難以獲利。《蘋果日報》APP歷年來是臺灣市場的前十大APP下載量常客,蘋果動新聞APP在香港也很夯,下載量都是500萬以上、甚至是上千萬等級規模,但爲什麼壹傳媒的財報上,線上數碼事業總是鉅額虧損

三是,廣告資源的大幅流失,纔是臉書與谷歌真正的「壟斷」,這兩家公司強佔將近8成的數位廣告。根據臺灣數位媒體應用暨行銷協會(DMA)的最新統計,臺灣去年數位廣告市場規模達482.56億,「社交媒體平臺」廣告額爲182.07億,其中的162.8億則是來自移動終端

此一社交媒體平臺,就是臥室中大象,也就是臺灣每個人都黏在上面的臉書生態系!臉書在臺廣告額今年上看200億臺幣,一家公司賺走全臺超過4成的數位廣告,就連電視老三時代,壟斷情況都不如此時嚴重。

當然,臉書流量紅利期已過,連蔡總統都要抱怨觸及率大降。不過,粉專「養套殺」的商業模式難以撼動,用你我每分每秒數據與個人隱私與豢養出來的廣告巨獸,仍在持續壯大發育中。

最後,網路的發展,不只是對報紙雜誌沉痛打擊,連廣播電視也逃不過,「主流媒體」換句話說就是「傳統媒體」。根據臺北市媒體服務代理協會調查臺灣電視收視族羣主要在40歲以上,跟報紙與廣播的閱聽族羣相似,都是年齡層偏高,而且諸多數據顯示,年紀越輕的閱聽人,越沒有收看傳統電視媒體的習慣

網路從過去的「非主流」,已經成爲現在的「主流」。傳統新聞室中的記者與編輯,現在的影響力,可能也不比KOL與網紅了!輿論場域典範轉移,不管是好或壞,在臺蘋停刊之後,總之就是又一個時代過去了。

作者爲鍶科技暨幣特財經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