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AI七雄各顯神通(楊方儒)

臺積電在日本熊本開設的日本先進半導體制造廠JASM。(圖/路透)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6日親赴熊本參訪臺積電JASM新廠,雖然是既定行程,但正遭逢花蓮強震,不分太平洋兩岸,全世界再度關注上游半導體是否斷鏈!畢竟先進製程全集中在臺灣的一家晶圓代工巨頭,時值AI晶片全球出貨暢旺的同時,如果被地震阻斷,將是人類進入AI時代的一大扼殺。

嘉義的CoWos封裝新廠計劃正式宣佈,以及高雄橋頭與新竹寶山的新廠正積極動工中,看得出來臺積電一方面要揮軍全球,一方面也要根留臺灣,今年度的資本支出高達280至320億美元,這也是賴清德準總統最近到臺積電參訪的主要關注。

臺灣的散戶,當然不太關心ChatGPT的網路應用,更關注臺積電的股價能否衝破800元大關,甚至成爲千金股。至於會經由復委託或網路券商,在美股買輝達股票的投資人,顯然更懂黃仁勳「由硬到軟」,由一家IC設計公司一手打造全AI生態系的企圖心。

關鍵在於,Google、微軟、亞馬遜、Meta現在纔要自研AI晶片,之後還要投片搶到先進製程產能,真的已經落後輝達太多了。原來在IC設計產業的老對手,對於熱門AI題材也必須加緊追趕,高通與英特爾就積極加強電腦端與手機端的AI運算能力,如果斷網,消費者也仍能享有AI功能。

初估今年全球AI PC出貨量達4800萬臺,約佔總出貨量的18%;到了2025年,全球AI PC出貨量將超過1億臺,佔總出貨量的4成。三星、小米、榮耀、OPPO的AI手機也已開賣,預估今年出貨量達6千萬臺,約佔總手機銷售量的5%。英特爾雖仍是電腦CPU的王者,也有美國政府的第一手奧援,但晶圓代工業務仍持續虧損中,要追趕上臺積電的領先地位,仍遙遙無期。

蘋果的自家晶片算力當然仍一馬當先,但對於AI功能與應用的錯失,以及在電動車與自駕車的黯然失敗,讓蘋果執行長庫克不得不拉下臉,與Google的Gemini大模型合作,最快要在第4季上市的iPhone16導入。猶記得蘋果共同創辦人賈伯斯生前曾經怒斥,Google的手機操作系統Android是「偷來的」,他還要用餘生消滅Android,但高科技戰場上確實沒有永遠的敵人。

在智慧型手機晶片上,輝達十多年前也曾經試圖與高通跟聯發科一較高下,但黃仁勳一見苗頭不對,就直接放棄繼續砸錢投入了。在CPU與GPU晶片始終屈居老二的超微(AMD),則靠着伺服器晶片反敗爲勝,但與輝達的距離仍大,市值也只有輝達的1成多。

超微執行長蘇姿豐、高通執行長安蒙與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都將齊聚6月上旬的臺北國際電腦展,確實凸顯了臺灣做爲AI硬體軍火庫的重要性。至於說自己是「臺灣大使」的黃仁勳,還有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都有把臺北國際電腦展當作自家主場的企圖心,這AI時代的「戰國七雄」,戰況確實越來越激烈了。(作者爲鍶科技暨幣特財經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