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孫運璇的豆漿店會議──臺積電崛起的秘密(三)

總統府資政李國鼎追思會,由中研院院長李遠哲、考試院院長許水德、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及前經濟部長趙耀東等人覆蓋國旗,場面相當肅穆。(中時報系檔案照,洪錫龍攝)

既然,臺積電的創立是形勢逼人,爲了要留住新竹科學園區第一批半導體晶片公司而規畫,並不是張忠謀從美國帶回來的創業計劃。所以說臺積電的成立是個偶然,張忠謀帶頭設廠也是天時、地利、人和下的偶然;初期設立的技術宗旨與3家當初需求的不同,更是陰錯陽差下的結果。

但是,在李國鼎的拜託下,張忠謀開始規畫並撰寫了一套創業計劃,也是事實。以當時全臺灣兩千萬人口來說,還真的找不出一個能有張忠謀至少一半經驗與能力的人。也就是說,張忠謀從美國回來擔當這個重任之前,經過德州儀器(TI)多年對他的從技術工程師到主管的訓練,甚至於賦予掌握整個半導體部門總經理的高度,加上通用電子(GI)禮聘張忠謀作爲半導體事業部總裁的這種全方位的歷練。

斯時,他一抵達臺灣,剛好遇到這個十萬火急的案子,冥冥之中,上天似乎爲臺灣準備了這個最佳人選,也爲Morris職場人生的第二階段安排一個最佳位置,使得李國鼎可以很放心的把這個重要任務交給他。

對張忠謀來說,1986年到了臺灣的第一份工作,除了整頓工研院外,居然是要他籌備興建一家半導體晶圓製造公司,簡直是爲他在美國3家半導體企業累積的29年工作經驗,量身訂做的計劃。對他來說,不僅是得心應手,還可能是心目中的一個創業夢想。人生的偶然莫過於此,這是張忠謀1986年離開美國之前,想都想不到的發展。

回顧Morris成立TSMC之前,因爲前經濟部長李國鼎(1965-1969年)及前行政院長孫運璇的遠見與努力,從1966-1974年這9年間,臺灣已經培養了一批半導體人才。雖然集中在電晶體、發光二極體兩項初階應用產品,且都還屬於晶圓製造下游的封裝、測試技術,距離積體電路及晶圓生產其實還有一大段差距,但已算是爲臺灣半導體產業跨出一小步。

那時候引進外商在臺設廠比較著名的案例,包括:

‧電晶體封裝:美商通用(GI)、日商日立(Hitach)。

‧二極體封裝:飛利浦建元(Philips)、環宇電子(ITT)、通用器材(GI)、德州儀(TI)、RCA等。

‧IC封裝:日商三菱、TI。

1974年2月由經濟部長孫運璇召集,政務委員費驊、交通部長高玉樹、美RCA研發長潘文淵、工研院院長王兆振、電信總局局長方賢齊7人,在臺北的一家豆漿店召集著名的「豆漿店會議」,更是決定臺灣發展半導體產業的方向。會中決定發展的最快捷徑就是從美國引進半導體先進技術,幾經討論,最後選定技術領域先從CMOS型IC着手,並選定最有意願最友善的RCA公司爲合作伙伴。在人稱「臺灣半導體教父」潘文淵積極規畫安排下,帶領了史欽泰、曹興誠、曾繁城、劉英達、宣明智等,一批後來成爲臺灣晶圓製造精英的人才赴美受訓。

有了第一批技術人才團隊,1979年4月,先將工研院的「電子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升級爲「電子工業研究所」(簡稱電子所)。爲了讓中心培養數年的技術與人才能與工業接軌,同年9月成立「聯華電子籌備處」,1980年5月,由曹興誠、宣明智、劉英達主導下正式成立「聯華電子公司」,首期生產的音樂用IC、電子鐘錶用IC,即是電子所協助建造的4吋晶圓廠所製造,自此展開臺灣晶圓完整系統生產的啓端。

【未完待續】

來稿請寄:[email protected],史話專欄歡迎書摘合作與歷史相關文章、照片投稿。

本文節選自《臺積電爲什麼神?:揭露臺灣護國神山與晶圓科技產業崛起的秘密》,作者:王百祿,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