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史上最年輕高官 神童甘羅甚於唐鳳(歐陽聖恩)

甘羅相(圖/百度百科)

成嶠(𫊸)爲秦莊襄王之子,秦王嬴政同父異母之弟,《史記‧呂不韋列傳》與《漢書》則稱贏政爲呂不韋私生子。公元前239年秦王政命成嶠率軍攻打趙國,成嶠卻在屯留叛秦降趙。

秦王政派張唐攻趙捉拿叛徒成嶠時被趙將龐煖所圍,幸得秦將蒙驁所救。隨後蒙驁在華陰道誤入龐煖陷阱被「亂箭射之,矢如蝟毛」,一代名將死於太行山下。因此秦軍攻佔屯留後,奉命必殺成嶠,其部下連坐被處死,屯留的百姓也被流放到臨洮。

秦王政既已平定成嶠之亂,就想替蒙驁復仇,召羣臣商議伐趙。蔡澤說:趙燕乃世仇,如今燕弱而依附強趙非其本願,他可以說服燕王向秦稱臣,然後秦燕共同伐趙,更具勝算。

●張唐赴燕需經敵國拒之

秦王覺得有理就派蔡澤出使燕國擔任說客。蔡澤對燕王說:「大王若遣太子到秦做人質,復請秦臣擔任燕相,則燕秦之交固於膠漆,合兩國之力必可雪恥於趙」,燕王同意遂令太子丹赴秦做人質,秦相呂不韋則派張唐擔任燕相。但是張唐說:臣屢次伐趙,趙對其痛恨之至,還下令擒獲他者封給百里之地;如今赴燕必經趙國,有生命之危。因此堅拒赴任。

呂不韋遊說不成返回相府悶悶不樂,門客甘羅乃是秦國昔日左丞相甘茂之孫,年僅12歲。當年甘茂得罪秦王,被強迫獻上公雞生的蛋否則處死;甘羅上朝拜見秦王說祖父在家生孩子無法上朝覲見,諷刺不可能找到公雞蛋,甘羅的機智因而得到秦王賞識,甘茂也獲無罪。他見呂不韋面露不悅就問「君心中有何事」,呂不韋說「孺子何知,而來問我」,甘羅說:「所貴門下士者,謂其能爲君分憂任患也。君有事而不使臣得聞,雖欲效忠無地矣」。

●甘羅毛遂自薦遊說張唐

呂不韋表示他親自請張唐去燕國任相,可是他卻害怕拒絕。甘羅說:「請允許我說服他去燕國」,不韋怒斥道:「我自行之而不肯,汝安能行之也」,甘羅說:「昔日項橐7歲爲孔子師(注1),今臣12歲,長於項橐5歲,試臣而無效,斥臣未晚」;不韋驚其言,謝說:「孺子能令張唐赴燕爲相,事成當以卿位相屈」。

甘羅去拜見張唐,張唐見其年幼,輕視地問他所來何事。甘羅說:特來吊君爾!張唐怒問:有何事可吊?甘羅說:君的功勞與白起相比,誰功勞大?張唐說:白起南挫強楚,北面威震懾燕趙兩國,戰能勝,攻必克,奪城取邑不計其數,我的功勞無法相比。

甘羅又說:範睢任丞相時與現在的丞相呂不韋相比,誰權力大?張唐說:範睢不如呂不韋。甘羅接着說:範睢打算攻打趙國,白起故意爲難他,結果白起才離開咸陽七裡地就死在杜郵。如今丞相親自請君赴燕國任相卻遭拒絕,丞相能容君乎?君的死期不遠矣,故吊之。張唐大驚,悚然有懼色地謝說:「孺子教我」,即日治裝赴燕。

張唐出發前,甘羅向呂不韋說:張唐不得已赴燕,但須路過趙國恐有危險,請借臣5輛馬車,允許臣先到趙國打招呼。呂不韋將上情報告秦王政,秦王宣甘羅入宮,問其見趙王何以措詞?甘羅說:「察其喜懼,相機而進。言若波興,隨風而轉,不可以預定也」。秦王同意以良乘十乘,僕從百人從之使趙。

●口才便給說服趙王獻城

趙襄王到郊外20裡迎接甘羅,見其年少問說:秦廷年長者不足使乎?何以及先生?甘羅說:「秦王用人各因其任,年長者任以大事,年幼者任以小事。臣年最幼,故爲使於趙」。趙王受其諷相當不悅,仍按耐怒火問甘羅到趙國有何見教?

甘羅問:大王聽聞燕太子丹到秦國作人質,張唐赴燕國任相嗎?趙王曰悉。甘羅接着說:燕太子丹到秦國表明燕不騙秦,張唐到燕國任相表明秦不欺燕;燕秦兩國互不相欺,目的在攻打趙國擴大領土。大王不如先送5座城邑給秦國,我請求秦王不派人出任燕相,再幫助趙國攻打弱小的燕國。趙王聞之有理拿5座城邑給秦國,秦乃阻止張唐赴燕,且不準太子丹回燕;趙國命龐煖、李牧(戰國四大名將之一)進攻燕國得到30座城邑,其中11座奉送給秦。

●12歲拜相唯下落不明

甘羅圓滿達成任務後,秦王龍心大悅,封賞才12歲的甘羅爲上卿,其官位相當丞相,又把原來甘茂的田地房宅賜給甘羅,因此史稱「甘羅12歲拜相」。《史記》太史公曰:「甘羅年少,然出一奇計,聲稱後世。雖非篤行之君子,然亦戰國之策士也。方秦之強時,天下尤趨謀詐哉」。

據《東周列國志》記載:燕太子丹在秦不得歸,聽聞秦不阻止趙國攻燕,如坐鍼氈。想逃離又出不了關卡,乃求與甘羅爲友,請其協助歸燕之計。未料尚未逃脫,甘羅竟夜夢紫衣吏使持天符對其說:「奉玉帝命,召歸天上」,過數日甘羅遂無疾而終,得年12歲。真是少年出英雄,可惜早慧而不壽。因爲其他史籍均無此說法,應屬杜撰,沒有可信度。

除上述說服呂不韋與趙王史有記錄外,甘羅並無其他事蹟流傳,據野史記載其原因爲:公元前239年21歲的秦王政終於掌權,前237年因嫪毒之亂(與太后私通),呂不韋被罷相,過兩年呂不韋自殺;甘羅既是呂不韋親信,秦王政自然不會放過甘羅。其二是甘羅官階形同宰相,處死神童宰相歷史必有記錄,推斷秦王只是罷其官位,而史不復記載之。

第三種說法是秦國日趨強大,不再依靠縱橫、外交手段而是以軍事力量對付六國,秦國需要的人才是軍事家,諸多名將皆出自秦國;甘羅只是聰慧敏捷的縱家,而且年少並無軍事素養,因此快速消失於秦國政壇與歷史舞臺。

再說太子丹年少時曾在趙國做人質,不到10歲的嬴政也曾滯留在趙國,《史記》記載秦王政「少年與丹歡」。但太子丹赴秦國做人質時,兩小無猜已成爲君臣關係,太子丹希望藉在邯鄲時的情誼改善燕秦關係遭秦王政漠視;太子丹想返回燕國亦遭無情拒絕,並說除非「天雨慄,馬生角」始放行。因此後來太子丹潛逃回燕,爲雪恥復仇衍生出荊軻刺秦王的歷史。

史書對甘羅12歲拜相記載甚少,僅《史記‧樗裡子甘茂列傳》、《戰國策‧卷七‧秦策五》、《東周列國志》第一百四(104)回有甘羅事蹟。中國曆代少年奇人甚多,三國時期魏國曹植能「七步成詩」,諷刺骨肉相殘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救了自己一命(見《世說新語》與《三國演義》)。北宋第一宰相寇準在7歲時更能三步成詩《詠華山》:「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霍去病17歲封侯,項羽24歲稱霸。

香港1971年推出電影《甘羅拜相》(照片:作者歐陽聖恩提供)

●12歲拜相空前絕後

臺灣歷來最年輕政務委員唐鳳,原名唐宗漢,父母均爲中國時報前高層。他先天聰穎,智商高達180,學校已容不下他,因此在1991年棄念小學由父母陪同赴德國接受專爲天才兒童安排的特殊教育,年餘後返臺就讀國中,課餘專攻電腦,16歲創業。

因唐宗漢自認屬於女性,在行政院人事資料表的性別欄填寫「無」,並改名唐鳳。以其聰慧反應、博覽羣書以及電腦方面之造詣,少年亦可擔任高層公職,何必等到35歲才入閣?

以前是君王、丞相說了算,誰敢反對?現在是官僚體制,有一套合理的爲官升遷制度,然而諸多「現代版官場現形記」(注2)你我都看得到!但甘羅12歲登朝拜相,無論老臣是否信服,在史上已是空前絕後。

【注1】:項橐是春秋時期的神童,這7歲幼童曾難倒孔子,所以被後世尊爲「聖公」。項橐問孔子:天地人爲三才,夫子可知天有多少星辰、地多少五穀、人有多少根眉毛?孔子學富五車竟然不知。

項橐說:「天有一夜星辰,地有一茬五穀,人有兩根眉毛」。接着又問:什麼水沒有魚?什麼火沒有煙?什麼樹沒有葉?什麼花沒有枝?孔子答道:江河湖海,水中都有魚;柴草燈燭,是火就有煙;沒有葉不成樹,沒有枝又哪有花?項橐說:「非也,是井水無魚,螢火無煙,枯樹無葉,雪花無枝」。

項橐又問:什麼山無石?什麼車無輪?什麼牛無犢?什麼馬無駒?什麼男子沒妻?什麼女子無夫?孔子仍不知道。項橐回道:「土山無石,轎車無輪,泥牛無犢兒,木馬無駒兒,神仙無妻,仙女無夫」。

孔子敬佩這7歲幼童聰慧伶俐,於是向項橐行禮稱謝,並對弟子們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這就是流傳後世的「項橐三難孔夫子」逸事,《三字經》有文爲證:「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

【注2】:《官場現形記》作者李寶嘉,敘述官場的黑暗腐敗,「所寫種種,大都實有其人,實有其事;惟都不用真名,而所用假名亦皆有寓意」;與劉鶚的《老殘遊記》、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曾樸的《孽海花》並稱「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歐陽聖恩專欄每週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