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孤臣孽子前往臺灣──怒潮老兵陳耀宗的故事之5(曾建元)

保衛大臺灣。(取自網路)

陳耀宗和怒潮學生們,於8月5日由會昌縣城出發,跟着第67軍,一路步行,由會昌縣周田鎮經尋鄔縣澄江鎮、會昌縣筠門嶺鎮、尋鄔縣吉潭鎮撤出江西,進入廣東省平遠縣,復經平遠縣東石鄉,於11日進駐廣東省蕉嶺縣新鋪鎮。陳耀宗走路走慣了,一路不覺得苦,同學就有許多狀況。

行進之間,他們偶爾會聽到槍砲聲,但一路卻十分平靜,根本不知道部隊和解放軍有過激戰。13日行經梅縣縣城,在當地買了波蘿解饞,吃了兩顆刮胃,腹痛不已。15日由李樹蘭第118師一團兵力護送至豐順縣信陽寨,16日改由劉鼎漢第11師護送,經豐順縣城湯坑鎮、揭陽縣城玉湖鎮,19日當日再由揭陽縣致和鄉懷安橋碼頭登汽艇傑生號循韓江抵潮安縣庵埠鎮,這一趟走了半個月,政治教官王蘊填詞、音樂教官許建章譜曲,製作了一首〈行軍樂〉,鼓舞學生行進中的士氣。

在梅縣,縣長柯遠芬發給學生每人兩雙力士鞋及半塊大洋(銀元5角),在豐順和湯坑洗溫泉,則是入伍後第一次洗熱水澡。而一路翻越崇山峻嶺,沒有東西吃也沒水喝,許多學生因飢渴難耐支持不了生飲水溝水而生病。

8月28日凌晨,兵團命令開辦的廣東省第九行政督察區軍事政治幹部學校全校師生,乘20餘輛民用卡車撤退離開梅縣前往庵埠,9月1日,柯遠芬接任閩粵贛邊區軍政學校校長,因兵團已決定撤退臺灣,校名改爲陸軍第十二兵團軍事政治學校,廣東省第九行政督察區軍政學校梅州700客家子弟旋即於9月5日乘車抵達庵埠新校址報到,併入陸軍第十二兵團軍政學校,怒潮全校學生重新混合編成創造、掃蕩(奮鬥)、挺進3大隊與12中隊,大隊長分別爲廖漢才、段昌義兼教務長和王興誠。

9月15日,學校發給每人一雙回力牌球鞋、二件綠色卡嘰短袖運動衫、一條長褲、一個搪瓷面盆,以及2塊銀元的薪餉,這是學生入學以來第一次拿到錢。穿上新的軍裝,走在汕頭街上,精神百倍,帥氣十足。無疑,這是學校遷臺的準備。

9月29日,全校1900名師生由柯遠芬帶領,整裝由庵埠開往汕頭,30日晚間8時,經東南軍政副長官羅卓英協調,乘交通部招商局輪船股份有限公司海辰輪渡海來臺。耗費一天多的時間穿越臺灣海峽,原本陳耀宗還興奮地上到甲板看海,大浪起伏,不久就讓他感到昏眩,被旁邊同學嘔吐的聲音和氣味一刺激,受不了亦開始作嘔。暈暈沉沉中,在10月2日的熹微中,基隆到了。

陳耀宗和怒潮的同學們,都不知道他們仍航行海上的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在北平舉行開國大典,紅朝新貴們志得意滿,而怒潮師生們則抱持着孤臣孽子的頑強意志前往臺灣。

雨港基隆果然以秋雨來迎接怒潮學生,他們在臺灣鐵路基隆車站等了一天,直到晚上8點,才能乘坐上運煤改裝車。同學都累壞了,個個在昏暗的車廂裡呼呼大睡。午夜12點,車抵臺北車站,出站後,整隊越過天橋,沿鄭州路,轉延平北路,過臺北橋,經三重鎮,於10月3日晨,到達新莊鎮,夜宿臺北縣立新莊國民學校,個個扣着揹包,倒地就睡。

10月6日,是怒潮學校遷臺的第一個中秋節,爲了撫慰第一次離鄉跨海來臺的青年學子,學校特別準備佳餚和臺灣的酥皮月餅,以大隊爲單位,簡單佈置會餐賞月場地,待到夕陽西下,皓月當頭,許多同學望着千里明月,想起遠在大陸的父母家人,也就難過地流下淚來。陳耀宗跟着嗚咽而哭出聲音,他不知何時能再回家。

第二天晚上,自新莊行軍到樹林車站,搭火車到新竹縣湖口鄉,趁着午夜月色如晝,走在湖口臺地上,穿越丘陵小徑至太平窩口第13號鄉道,一路不見人煙,大家又冷又餓,多數人都是睡着走路,掉槍落地之聲時有所聞。10月8日清晨,大約6時30分,終於抵達新竹縣新埔鎮。雖然精疲力盡,但是,一踏進鎮上,人人立即精神抖擻,步伐整齊,嘹亮地唱着〈保衛大臺灣〉。早起的鎮民在街道兩旁喚道:「學生兵來啦!」

(作者爲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暨國立金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副教授、臺灣獨家傳媒智庫執行長)

【未完待續,曾建元專欄每週五刊出】

訪問:曾建元、王淳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