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心理學:壞事拎起來,好事放一邊

一個人在等紅燈時候,突然隨地吐了一口痰。那麼,你會對他留下什麼印象呢?相信大多數人對他吐痰印象很深,卻不記得他遵守了交通規則

我們在認識他人的時候,對正負信息形成的印象總是不均等,事實上,我們對一個人做的壞事遠比好事更加清楚。這就是“負性效應”帶給我們的錯覺

不是嗎?一位導演,就算一直潔身自好,只要一部爛片,就足以毀掉自己的聲譽;一位朋友,就算一直忠貞不二,只要背後說你一次壞話,就足以讓你恨之入骨;你的老公,就算一直對你傾心付出,只要有一點沒滿足你,你就恨不得對他桌子……

你總是把別人偶爾的“壞”記得牢牢的,卻把他一以貫之的“好”拋之腦後。當別人佈下“好”的時候,你覺得那不過是理所應當的事,“我對他也不差啊!”在別人偶爾出現“壞”的時候,你卻不平了,“他怎麼能這樣對我!”

記恨通常就是這樣產生的。

一位女友,說起上司總是怨聲載道,總之,上司就是挑剔蠻橫、故意找茬兒的典型。終於有一天,有人忍不住了,問她能不能舉三件上司做過的好事,她支吾半天,也沒完成任務。她的上司真的就是一個惡上司嗎?我覺得未必,只是當女友開始從“負面界定上司的時候,上司身上的一些小麻煩都成了禍端,小失誤也成了藉口,好事也充滿多義性,上司在她心裡就別想翻身。

生活中也一樣。一件事情、一個人一旦在你心裡定了性,想重寫都難。

你因爲一件小事和朋友斷了往來,當時是痛快的,以後念起別人的好,可是那些說過的狠話總是隔在兩人中間,怎麼也邁不過去;你因爲家務瑣事和老公鬧了彆扭,當時是不管不顧的,可是當你想再回頭去講和時,可能已是冰火兩重天;你因爲一時衝動對上司拍了桌子,想到大家都是爲了工作再去道歉時,就算別人網開一面,對你這個人也有了看法。

所以,極端情緒通常蘊藏一些東西。很多事情,並不是那麼十惡不赦,只是當你情緒在其中的時候,總覺得事態很嚴重,嚴重到你必須採取一種極端行動,這件事才能過去。而當你走出來再回頭看時,卻發現那不過是小事一樁。事情本身並沒有變,不過是你的視角欺騙了你。

那天一位朋友說,覺得沒勁死了,單位要死不活,自己也幹不出什麼名堂。可是身邊一位女同事情況顯然差勁很多,比如剛懷孕,房子也沒買,還有,夫妻雙方家境都不佳,可是那位女同事卻總是樂呵呵的。女同事說,每次她鬱悶的時候,老公都會安慰,你再怎麼灰暗,總比沒爹沒孃強吧?話是突兀了點,可是這個孤兒,總是能看到生活的陽光,現在總比一年前強吧,今天總比昨天好點吧,他也讓身邊的人覺得,自己並沒那麼苦,因爲,他比任何人都苦。

其實心情是自己操縱的,無關遭遇。當你總是從積極的一面考慮事情的時候,幸運如同排隊等候顧客一樣,一個一個輪流上;當你總是從消極的一面看待問題的時候,你會覺得,世界上沒有人比你更慘了,在你自己編織慘境裡,你只會越來越慘。

有一個詞叫“吸引力法則”,好思路好運氣好想法,會帶來更多好運氣,如果你總從負面角度考慮問題,覺得自己很不走運,那麼你真的會越來越倒黴。

可以自測一下,當你覺得一件壞事在你心裡突然變得很重,重到可以壓過很多好事時;當你覺得一個人的形象開始突然逆轉,變到與從前截然相反的軌道上時;當你覺得自己開始滿眼灰色,再也看不到笑臉和陽光時,不妨看看,是不是“負面思維”在你身上已經紮了根兒,讓你覺得什麼都不夠好,什麼都沒有意義,怎樣都不開心,怎樣都不痛快。

是的,每個人都難免被“負面效應影響,但每個人也都有能量看到事物積極的一面。美國管理學家 Fred Luthans說,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兩隻狼,一隻是積極正向的狼,一隻是消極負向的狼,關鍵是你要餵養哪一隻。 郭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