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如何面對臺灣問題國際化

旺報社評

美國日本、澳洲紛紛對臺海緊張情勢表態美國國會更不斷出臺友臺法案大陸身受臺海問題區域化國際化的壓力,更積極展現肌肉。中共一向反對兩岸問題國際化,反對外部勢力介入,更將國際社會的表態歸咎於蔡政府「挾洋自重」、「倚美謀獨」,升高對民進黨政府的批判強度。

問題本質內戰與冷戰

平心而論,兩岸問題國際化其來已久,有深刻的歷史、國際與社會因素,非一黨一人之所能爲,大致有三個原因:第一,1949年中共內戰勝利,決定更改國號,兩岸之爭不再是政黨之爭,而是國家之爭。中華民國雖然失去絕大部分的統治權,更在1971年喪失聯合國代表權,但這個國家自1912年存在至今,維持了所有國家主權象徵,仍具有現代國際體系中的國家人格條件,加上近年臺灣人民的自我認同產生變化,因而有了國際化操作的空間

第二,1949年8月眼見國民黨大勢已去,美國發表《中國問題白皮書》,放棄對國民政府的支持。1950年初杜魯門總統發表聲明,表示美國不會介入臺灣,但6月韓戰爆發,美國立刻宣佈臺海中立化,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由此可知臺海問題國際化是由當時美蘇冷戰格局所決定,非國共所能主導。冷戰雖然結束,但是美國二戰後長久以來在西太平洋的國際利益並未根本改變,隨着中美對抗增溫,美國只會把臺灣牌抓得更緊。

第三,清朝在1895年割讓臺灣給日本,臺灣與大陸長久隔離,與大陸社會漸漸疏離,冷戰後臺灣整合進入美日經貿體系,與美日交往密切,生活方式價值觀有一定的親近感。與大陸雖然同文同種,但在大陸文攻武嚇的壓力下,心理距離漸行漸遠。臺灣社會認爲無法憑一己之力對抗對岸的壓力,必須引入外力保護,才能維持社會的繁榮與安全。何況如果兩岸統一是對中華民國的消滅,臺灣社會自然會有強烈的「亡國感」。

臺海問題的本質是中國人的內戰加上冷戰國際格局的延續,有內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否定中華民國在臺灣70年的存在,窄化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部事務,絕大部分臺灣人民都很難接受。蔣經國曾說只有中國問題,沒有所謂的臺灣問題,中國的問題就是中國人生活方式的選擇。所以如果有所謂的「臺灣問題」,更多的是臺灣人民對生活方式的堅持與社會制度的選擇,而非所謂的「中國內政」。

中國人的事由中國人決定

中國人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那就要想辦法用中國人解決問題的方法來化解。中國人以和爲貴、實事求是、通情達理,從來不是一個只相信拳頭的民族;不要國際化、不要外部勢力介入,就要用自家人說自家話的方式、語調、感情和管道;既然是自家人,就不能只憑實力說話,既然要憑實力,阻止臺灣援引外力就不合理。

香港《亞洲週刊》總編輯邱立本回憶汪道涵先生時曾有一段描寫:「他首先回歸中國政治傳統中的文化傳統。在和臺灣海基會已故前董事長辜振甫的互動中,演京劇、吟唱唐詩宋詞,以戲喻政,以詩詞詮釋權力,一舉手一投足,汪辜二人演出了最佳的對手戲,讓全球華人驀然發現,中國政治的優雅身段,戲中有戲情外有情。在古典的文化身影中,化解現代權力爭鬥的粗糙與無情。」時代巨輪不斷前進,兩岸再也沒有類似辜振甫、汪道涵如此博學儒雅、傳統文人風範的人物,但是減少權力鬥爭的粗暴與無情還是可以做得到的。

回到臺灣,外力固然可保一時的安全,但也有成爲棄子的風險。兩岸的接觸與談判還是要靠自己,在共同的認同與語言基礎上,應可減少不必要的誤會與傷害。

臺灣有深厚的中華文化基礎,只要願意,找到共同語匯並非難事。大陸拿出中國文化寬容大度胸襟與通衡達變的智慧,臺灣對自己在東西文明與制度衝突中的關鍵角色有自信,兩岸關係不是沒有迴旋的空間。民胞物與、厚德載物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無論在大陸或在臺灣的人民都是同胞,都應視爲手足,追求心靈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