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陳明通、吳釗燮,誰說了算?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蔡英文總統就要就職,重要人事大致底定外交部、陸委會這兩個處理對外關係最重要的部會,蔡總統千思萬想,決定由吳釗燮、陳明通續任。吳、陳兩人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特別是2019年選舉及新冠疫情期間,恰到好處扮演了蔡政府對外關係的鷹派鴿派,推動蔡政府兩條迥異的戰略路線

長期在臺大國家發展研究所任教,扁政府時代曾擔任過陸委會主委的陳明通,是蔡政府中鳳毛麟角的「中國通」。雖然任內沒少過對大陸的批評,不過整體而言,能準確拿捏分寸,未隨民粹起舞,還因而在陸配小明事件中被綠營覺青網路出征。

扮演衝組的吳釗燮,則對大陸展現強硬的態度用詞辣度不輸大陸「外交戰神趙立堅,甚至多次推特攻擊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譚氏被迫反擊,在國際記者會上公開指責我國對其人身攻擊。吳誇張的作法,連自家立委都看不下去,綠委羅致政就表示,嗆辣風格固然讓人爽,但既要參與世衛大會,又嚴詞指責譚德塞,矛盾的手段給人的感覺是放棄參與。

衝突路線只剩內宣功能

吳釗燮的問題目標與手段出現矛盾,也彰顯了蔡總統的矛盾。陳、吳兩人路線矛盾的核心問題,在於如何拓展臺灣的國際空間,是用溫和妥協的方式?還是激進對抗方式?羅致政一番話,很殘酷地揭露了真相,謾罵可以爽一時,卻達成不了目標。唯一的功能,或許是民粹主義春藥,透過在國際上強硬的態度獲取國內的支持。換言之,吳釗燮的作法就是所謂的「大內宣」。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綠營可以說是外交總動員外媒投書、找外國網紅宣傳、網軍操作等等,連防疫的重要物資口罩,在國內需求尚未滿足的情況下便已規畫「口罩外交」,向外國捐贈千萬片口罩,打着「Taiwan can help」的絢麗標語,希望打開臺灣的外交空間,甚至叩關世衛。

如此慷慨而人道主義精神的舉動,自然獲得不少國家的善意回應,如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雷恩就讚賞臺灣的善心援助、美國國務院助卿柯扎克也用推特感謝臺灣。美國國務院和美國在臺協會更是不斷聲援蔡政府,甚至發起「推文挺臺灣」活動,用大量的推特和臉書呼籲譚德塞,應邀請臺灣以觀察員的身分與會,要讓臺灣的聲音被國際聽到。

一時之間,蔡政府的強硬作法,似乎拓展開了臺灣的國際空間,讓國人誤認爲臺灣得到前所未有的國際支持,參與國際活動大有空間。但國際現實並非如此,不和大陸取得共識,即使最支持臺灣的美國,最後關頭仍然拒絕爲我國提案,敦促WHO接納我國爲大會觀察員。你可以痛罵中共打壓,哀怨美國不夠朋友,但這是國際現實。WHA網路大會已經開始,臺灣仍然被拒於門外。參與WHO的問題,民進黨政府聲音很大,作用爲零,同爲泛綠政黨的時代力量都質疑,只是狗吠火車。

很清楚看出來,吳釗燮的衝突路線已窮途末路,只有內宣功能,沒有拓展國際空間的實質效果。反倒是陳明通的路線,即使受到綠營民粹打壓,兩岸民粹衝突激化,但臺灣謹守《中華民國憲法》立場,與法理臺獨保持距離,兩岸關係緊張中仍有轉圜機會。蔡政府生怕ECFA被中止讓脆弱經濟雪上加霜,陸委會與陳明通不斷示軟,呼籲北京不要中止這項過去被民進黨罵到臭頭的協議,近來看到大陸國臺辦主任劉結一的善意談話,釋出ECFA應不會中止的訊號

務實路線發揮穩定功能

曾有企業家問過蔡總統,臺灣參與區域經濟合作的鑰匙,是在華盛頓還是北京手上,蔡回稱在自己手上。總統的話說得漂亮,然而終歸還是要挑一扇門來開。過去4年,民進黨選擇讓吳釗燮們當打手,爭取民粹支持,陳明通更多是門神角色。未來4年,誰擔任主攻、誰當門神?

過去4年證明,吳釗燮的對抗路線對臺灣有害無利,只會升高兩岸敵意。陳明通的務實路線,爲緊張的兩岸關係發揮了穩定功能。政府人事已底定,閣員角色孰輕孰重,尚待驗證。蔡總統必須慎思,陳明通與吳釗燮,誰的路線對臺灣最好?哪條路才行得通。國際牌的問題,一目瞭然,真正能讓臺灣獲利的,終歸還是兩岸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