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陷立陶宛於不義 吳釗燮適可而止
中時社論
我國在立陶宛設立「臺灣代表處」掀起的風波難以善了,大陸不惜以雙邊貿易爲代價制裁立陶宛,歐盟雖同情立陶宛立場,卻無從提供實質幫助,立陶宛面對沉重的壓力,但基於國家尊嚴沒有讓步的空間。《金融時報》21日報導,華府建議立陶宛更改「臺灣代表處」名稱,以緩和與中國的緊張關係;路透25日接棒報導,立陶宛政府考慮要求臺灣更改中文名稱,使用不具政治性的「臺灣人民代表處」。
燙手山芋 歐盟不願觸碰
美國白宮國安會、國務院及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都否認了相關報導,我外交部也發佈澄清聲明。但《金融時報》與路透都是權威國際主流媒體,在全球矚目的外交事件上不會不經查證就逕自報導;官員匿名放話再予以否認,是典型操作手法,這些報導並非空穴來風,事件仍在醞釀之中。立陶宛總統瑙塞達27日再度喊話,呼籲修改「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中文名稱,更驗證了這個觀察。
形勢正朝不利臺灣的方向發展是不容忽視的事實:第一,立陶宛內部缺乏共識,瑙塞達表示開設臺灣代表處是個「錯誤」,與外長唱反調。反對黨領袖批評決策「不專業」,近6成立陶宛民衆反對設立「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其中21%強烈反對,37%反對。藍斯柏吉斯重申沒有變更臺灣代表處名稱的意圖與計劃,但他不能否認這個決策飽受挑戰。
第二,立陶宛雖然得到歐盟的精神支持,但多數國家的政府與企業並不認同立陶宛的作法,也吝於提供具體的支持行動。歐洲議會最近發起聲援立陶宛的簽名運動,結果700名議員中,只有40人蔘與連署;歐盟執委會到WTO提告中共制裁違反貿易規範,根本是緩不濟急的拖延政策。歐盟企業界表示,他們不再將立陶宛列爲產品「原產地」,立陶宛等同已從「地圖上消失」。
第三,臺灣在立陶宛設立代表處,美國是重要推手,國務卿布林肯等高層官員都曾公開撐腰,美國並提供6億美元貸款融資,但現在東歐風雲變色,烏克蘭局勢牽一髮動全局,美國已無暇兼顧立陶宛。布林肯26日致電中共外長王毅,強調俄羅斯進一步侵略烏克蘭可能構成全球安全及經濟風險,雙方的新聞稿並未提及立陶宛問題。
過於躁進 臺經不起折騰
歐盟人士分析,立陶宛未做好內外溝通,也沒有充分準備因應可能的衝擊,卻丟出一個歐盟最不願碰觸的燙手山芋,所得到的支持必然冷淡。依據同樣的脈絡,臺灣的處境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
爲了紓解立陶宛因中共報復蒙受的壓力,除已經公佈的2億美元「中東歐投資基金」,臺灣日前又加碼提供10億美元融資基金,希望促進臺灣及立陶宛廠商的產業合作及投資,這些都是發展與無邦交國家實質關係中罕見的做法。外交部原規畫利用波羅的海小國形成外交突破口,現在卻陷於「名稱保衛戰黑洞」,其難度不亞於維護與邦交國的外交關係,風險與代價完全不符合比例原則。
最具爭議的是,外交部一再彰顯駐立陶宛代表處使用「臺灣」名稱是重大外交突破,但英文名稱卻是「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而非「Taiwan Representative Office」,差別些微,意涵迥異。因而立陶宛總統呼籲與臺灣協商改爲與英文及立陶宛文相符的名稱「臺灣人民代表處」。外交部當初若不冒進行事,今天就不需要面對更名壓力的後果,既然造成朋友的困擾,就應該幫忙解決。
民進黨急欲尋求外交突破,卻過於躁進,缺乏全盤規畫,輕率開闢了立陶宛的外交戰場,大陸、臺灣及立陶宛沒有贏家,吳釗燮應適可而止,臺灣外交經不起這樣的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