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週刊/全中國最有錢 深圳從山寨大本營變亞洲矽谷

深圳灣廣場.全球創客聚集地。深圳人口平均年齡僅33 歲,鼓勵冒險的風氣,讓這裡成爲新一代創業家的逐夢天堂。(圖/商業週刊攝影裕隆

文/康育萍李欣

曾經,深圳以「山寨之都」聞名全球,是臺灣的製造後院、昔日山寨之王聯發科的下游,但近年來創新能力已逐漸在國際舞臺上發光發熱。深圳,成爲《經濟學人》形容的中國皇冠上的寶石」,讓《連線》將之譽爲「硬體矽谷」。

2016年深圳人均GDP達2.5萬美元,超越臺灣,位居中國4大一線城市首位,比10年前成長逾1倍,成爲中國最有錢城市。

地表最強無人機,有70%都在深圳製造出口,中國是全球最大穿戴式裝置市場,其中有8成裝置是「深圳製造」。鋼鐵人用的飛行揹包要價臺幣700萬元,也在深圳生產,甚至,你的手機,每10支就有7支在這裡製造。

總統蔡英文選前就提出的亞洲矽谷政策,上任後提列113億預算…

重視研發和創新,讓蘋果和英特爾等國際大廠相繼來深圳設研發中心,當深圳被外界點名有望成爲下一個矽谷,臺灣可以從深圳的轉型經驗中學到什麼?

它,是創客們的新寶窟

爲了找尋深圳成功轉型的答案,我們來到全球最大的電子零件聚落:華強北。一位來自德國的創客Michél跟我們說,他和兩位創業夥伴一起來深圳,正在開發一款可以摺疊的筆電熒幕,「在這裡,一週內就能找到所有零件,而且成本是其他地方的十分之一不到。」

美國矽谷創客腦海裡的靈感,如果沒有深圳成千上萬的工廠,根本不可能付諸實現。全球最大的羣衆募資網站Kickstarter上,80%的智能產品都是在深圳做出來的。

過去的華強北,等於山寨產業代名詞。2010年以後,隨着中國本土智慧型手機品牌崛起,且消費者對品質的要求提高,以及中國政府開始「打假」等因素,主打性價比的山寨機不再受市場青睞。

華強北因此掀起一波倒閉潮,倖存者只能設法轉型求生。從過去一張訂單百萬臺起跳的山寨機,接起只有幾百、幾千臺的創客訂單。

山寨倒閉潮開啓轉型路

當山寨機產業消亡,過去10年賴以爲生的街頭戰法,使他們比宛如大象般的臺廠,更有能力應付少量多樣的訂單,爲了跟全球數百萬創客做生意,連一張訂單也得接。

2008年深圳開始「騰籠換鳥」,把高污染、低產值的工廠趕到城外,僅保留總部或研發中心,並引進科技、金融等產業。跟不上步伐的企業,只能被淘汰。如,全球第一大電子代工廠鴻海集團,正努力撕下過去血汗工廠的標籤,將深圳定義爲研發基地。

未來,除了設計、研發夏普家電產品,這裡還會有條試產線,方便工程師打樣、生產,把問題回饋到設計環節、即時修正,結合鴻海原有的資源,落實智慧製造,節省人力。

而深圳最具代表性的兩大企業華爲騰訊,也正張開雙手和新創團隊合作,不僅給資金,還提供其技術、供應鏈資源,共同開發新產品、應用。在這些企業帶動下,經歷轉型陣痛的深圳,開始長出不一樣的成果。

「深圳的模式在中國很特別,他們尤其積極的擁抱市場力量,採取小政府模式。」高盛高華證券報告指出。除了早期幾家國企色彩較濃的企業,如華大基因和華爲,深圳政府有出手支持,近十年崛起的新興企業,幾乎都和政府的關係甚少。

從山寨之都翻身全球創新實驗場,這是深圳能夠成爲明日矽谷、華麗轉身的重要資產,也是曾經有相同本錢的臺灣,最值得借鏡之處。

【更多報導

前瞻計劃花8800億臺幣,中國砸9000億美元》3分鐘搞懂「一帶一路」,才知道「錢」途在哪

不把人才當人看》業務大將辭職,總經理竟酸:40歲又沒男友!一年後,公司大客戶跑光

別再說越南落後了好嗎?8張照片打臉傲慢臺灣人,不說還以爲是在臺北拍的

我憑什麼要幫你!致賤人:別把專業當免費,我苦學多年,不是爲了被你凹免錢

胖到141公斤,連跟員工面談都睡着...KKBOX營運長:日走一萬步,1年半甩肉62公斤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週刊》。※本文由商業週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