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週刊/路線沒互補 雙A聯姻只有扣分

文/林俊劭

9月18日,中秋連假前夕,華碩電腦董事長施崇棠在被問及是否有外資銀行撮合其與宏碁電腦合併時,一句:「對各種可能性持開放態度,」對照日前宏碁創辦人施振榮「順其自然」的說法,兩位施先生一前一後的發言,引發外界無限遐想。

2010年以來,宏碁面臨大幅衰退危機,業界就盛傳,有「購併教父」之稱的花旗環球投資顧問公司前董事長杜英宗主動跳出來,在兩者間居中牽線,想要促成聯想與宏碁的世紀合併案

產業衰退,雙雙調降出貨量

這個消息,在近期又開始流傳,雖然宏碁否認了這項傳言,施振榮也在9月21日修正「順其自然」的說法,要宏碁「靠別人不如靠自己」,然而PC產業衰退卻是不爭事實。從兩位施先生分別表達出「開放態度」來看,雙A面臨的挑戰之嚴峻,恐怕已經超過他們的想像。

華碩今年第二季出貨量比去年同期少掉20%,全年NB預估只有1700萬臺到1900萬臺。宏碁更慘,不只今年第二季意外出現虧損,出貨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大砍了35%,第三季恐怕繼續虧損,全年NB出貨量與去年相比可能大減600萬臺。

里昂證券認爲,產業萎縮之際,合併是一個可行的策略。不僅在NB市佔率可達20%,有機會一舉超過聯想與惠普,躋身全球最大品牌,而華碩可在採購與製造上享有經濟規模,而宏碁也可減低管理成本,應有互利空間。

市場通路重疊,合併無綜效

然而這算盤真能打得如此順暢?一位PC品牌廠高階主管直言,雙A在PC部分的主戰場都在歐洲,都走終端消費者路線,不管是產品定位或市場通路都高度重疊,合併根本看不出綜效。當年聯想擁有中國消費者通路,而IBM佔據近九成的商用市場,雙方相輔相成,這種結合纔有意義。

現在雙A若是合併不只沒有綜效,可能還會互相抵消。一位熟悉歐洲PC通路生態人士指出,以宏碁在西歐高居前兩名的出貨量來看,一旦與華碩合併,將會主導整個消費市場,「通路商會怕。」

他分析,通路商希望的是品牌組合多元化,一方面相互牽制從中牟利,一方面也刺激消費。如果單一品牌的量太大,通路商爲了避免被箝制降低庫存風險,反而會抵制該品牌。

至於「合併可以帶來經濟規模」更是個錯誤迷思。一位瞭解PC上下游供應鏈人士表示:「很多關鍵零組件不是你量越大越便宜,相反的還會造成規模不經濟。」

他以聯想爲例,一年將近3000萬臺的出貨量,沒有幾家面板廠或DRAM廠吃得下這麼高的產能。如果宏碁與華碩真的合併,爲了包下龐大的生產線,可能還得付給零組件廠更高額費用。這也是爲什麼聯想近年來想辦法提高自制率的原因。

宏達電纔是購併好對象

一位歐系外資分析師認爲,雙A若真的想靠購併扭轉衰退局勢,不該近親聯姻,宏達電可能纔是最好的對象。

「兩家做手機都做得這麼辛苦,不如站在宏達電的基礎上,一個導入PC的經驗與通路,一個提供行動裝置技術,大家互通有無,綜效比較容易展現,」該分析師說。

三家臺灣之光,最後是否會攜手走出困局,將會是接下來科技界最被關注的話題

【 更多報導

 每天記賬,是窮人才會做的事!

半澤風職場實錄》一家營收2500億公司執行長,8分鐘就被Fire

餐餐打卡拍菜臺灣人,窮得只剩下小確幸

 一喝酒就臉紅,你的身體哪裡出問題了?

 傻女孩惹人愛!爲什麼男生就吃這一套?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週刊》。※ 本文由商業週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