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口癒合成「深色大凸疤」 蟹足腫好發4部位...快檢查!

書田診所黃季怡醫師說明蟹足腫成因。(影/記者嚴雲岑攝)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明明只是一個小燙傷,爲何疤痕會又腫又癢?45歲的陳小姐看着手臂傷疤滿是不解,數月前她邀請親友家中原本想展現快炒的廚藝,卻不小心被油濺傷,原本以爲只好好擦藥就沒事,沒想到傷口癒合後不但有色素沈澱,還出現突起的疤痕,就醫才發現是蟹足腫。

哪些人容易發生蟹足腫?書田診所整形美容主任醫師黃季怡表示,疤痕是人體受到創傷後修復過程中的必然產物,一旦傷及真皮層,就可能產生疤痕。疤痕增生是結締組織過度增生引起,表面光滑、顏色紅潤髮亮,常有擴張的毛細血管。一般疤痕面積都會恰好覆蓋傷口表面,但也可能因遺傳因素,讓傷疤延伸至原本皮膚損害的邊緣,向外伸出呈現蟹腳狀,也就是俗稱的「蟹足腫」。

▲蟹足腫除了會讓疤痕突起,還會有色素沈澱。(圖/記者嚴雲岑攝)

黃季怡表示,蟹足腫好發在有色人種,但亞洲人發生的機率略低於黑人。蟹足腫常見於上臂、上背、肩膀前胸等皮膚較厚或關節活動處,還曾有人因拔火罐溫度沒控制好,造成背部整片蟹足腫,只能靠打針、雷射慢慢治療。

黃季怡說,蟹足腫在皮膚較薄處發生機率低,「臉上痘痘癒合沒留疤,不代表身上的痘痘不會。」她曾有一位女性,下胸緣青春痘後因胸罩摩擦,導致蟹足腫蔓延整個胸部,十分難受,建議已知蟹足腫體質者,在傷口形成後儘量不要摩擦患部,可改穿寬鬆衣物運動內衣,也要多補充蛋白質維他命C加速癒合,減少疤痕增生程度

▼蟹足腫越凸,表是結締組織密度越高,需要靠針劑注射彌平傷疤。(圖/記者嚴雲岑攝)

至於疤痕已增生該怎麼辦?黃季怡表示,可使用矽膠片彈性衣等局部加壓,若未見改善,可以考慮疤痕注射、雷射治療等侵入性治療。

如果蟹足腫的傷口突起面積越大,且摸起來較硬,代表纖維組織密度約高,需要打好幾次針纔有望消腫,至於染料雷射治療,則可幫助消除色素沈澱,讓傷疤的顏色退到接近原本膚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