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點餐不應成爲單選題”中消協批評強制交易

北京商報訊(記者 趙述評 藺雨葳)隨處可見的掃碼點餐形式似乎早已司空見慣,只要用手機輕輕一掃就可以完成諸多操作,這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隱患爭議。3月2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發文指出“掃碼點餐”不應成爲“單選題”,要警惕“消費便利”變成“消費煩惱”。

中消協指出,僅提供“掃碼點餐”涉嫌過度收集消費者個人信息。《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一條規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九條規定:“經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範圍,並經消費者同意……”消費者到餐廳就餐,並無必要提供手機號、生日、姓名地理位置通訊錄等與餐飲消費無關的信息。一些餐廳不再提供人工點餐,要求現場就餐消費者先關注公衆號或小程序,再進行掃碼點餐,藉此獲取消費者的個人信息,不僅違反法律規定的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合法、正當、必要原則,涉嫌對消費者個人信息的過度收集,而且,如果保管不善,消費者個人信息還有被泄露、丟失的風險

消費者小王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我在某家大型連鎖餐廳點餐時,家裡老人想看菜單,但店家告知只能手機掃碼點餐。而且線上點餐需要我提供手機號、地理位置等很多信息,感覺隱私受到了侵害。”

“目前的‘掃碼點餐’系統在應用過程中一方面存在信息安全問題,另一方面存在大量強制或誘導安裝、強制推廣問題,給顧客的信息安全及軟件應用帶來了不好的體驗。另外,一部分老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數字鴻溝’在掃碼點餐這一應用場景中同樣會給這部分人羣帶來困擾,如何解決這部分消費羣體的應用需求也是當前需要關注的問題。”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表示。

此外,中消協認爲,僅提供“掃碼點餐”侵害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餐廳經營者不提供人工點餐服務,只提供“掃碼點餐”,不僅有違商業慣例,也使現場就餐消費者只能關注或綁定經營者的公衆號或小程序,被動授權經營者獲取其個人信息。這種做法侵害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是設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條件,對現場就餐消費者的一種強制交易行爲。

同時,不提供現場菜單有損消費者的知情權。中消協表示,有消費者反映,部分餐廳在只提供掃碼點餐的同時,還不向現場就餐者提供直觀可查的現場菜單和菜品價格,消費者只有掃碼關注餐廳後才能看到具體菜單,知曉菜品價格。菜單是消費者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與是否接受餐飲服務直接關聯,餐廳應當提供直觀可查的現場菜單,供消費者瞭解菜品和價格,決定是否用餐。不提供現場菜單,掃碼關注後才能瀏覽菜品和價格的做法,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中消協還表示,新技術應用不應成爲特殊消費羣體的消費阻礙。由於智能手機操作的複雜性,掃碼點餐並不具有普適性老年人、未成年人往往需要他人協助,才能完成掃碼點餐過程,一定程度影響了他們的消費體驗和消費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