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貨有色和光伏!北向資金底氣何在?

(原標題:掃貨有色和光伏!北向資金底氣何在)

近一週以來,有色金屬、光伏是北向資金主力加倉的兩大板塊,這兩大熱點也貫穿了四季度的反彈行情。12月21-25日的這周,北向資金淨流入前五的行業分別爲電氣設備、電子、醫藥生物、機械設備、有色金屬,其中有色金屬連續幾週上榜;淨流入前五大個股則爲隆基股份、京東方A、貴州茅臺、陽光電源、招商銀行,其中兩股皆爲光伏概念。

相比起QFII,通過陸股通進行佈局的北向資金也包括例如對衝基金、國際散戶等更短線的資金,更爲追逐熱點,這在有色等典型週期板塊上體現。野村東方國際中國研究主管高挺對第一財經表示,若看得短線一些,2021年一季度,復甦仍將是全球市場的宏觀背景,“一季度可戰術性加大對可選消費和週期股配置,尤其考慮可選消費中汽車、家電、家居和傳媒的機會,以及伴隨全球復甦和通脹預期升溫帶來的對部分週期板塊的推動,建議關注油氣、銅鋁和小品種化工龍頭的表現。”

相比之下,資金對光伏產業的追逐則有戰略性意義,能源已成爲全球追逐的長期主題疫情歐洲美國等國愈發強調“綠色復甦”,中國更是在9月提出碳中和承諾。早前引發市場熱議的高瓴再次出手入股隆基股份就是體現,這已是高瓴近三個月以來買入的第三隻光伏股。

明年一季度市場仍聚焦週期股

儘管有色金屬板塊在21日受英國病毒變異的影響而一度重挫,但國際資金對2021年全球週期復甦的預期仍高。除了北向資金,就滬深兩市主力資金情況而言,在申萬所屬的28個一級行業中,有9個行業板塊主力資金呈現淨流入,其中,有色金屬、公用事業、化工、採掘、交通運輸行業板塊主力資金淨流入居前,有色淨流入金額分別爲41.4億元。同日,漲停個股主要集中在公用事業、有色金屬、機械設備、化工等行業。贛鋒鋰業當日漲停。

今年以來,國際資金對各板塊的佈局事實上緊跟經濟復甦的步伐。高挺對記者表示,“2020年1-3月,全球處於避險階段;到了4-8月,雖然市場風險偏好仍較低,但在這個復甦初期,貨幣驅動市場反彈,於是醫藥行業等防禦性板塊在市場避險需求推動下領漲;但到了8-10月,市場風險偏好回升,復工復產順利驅動國內經濟反彈,於是汽車等可選消費行業領漲;到了10-12月,風險偏好持續走升,疫苗的利好消息引爆全球復甦預期,進而驅動週期行業反彈。”

北向資金板塊輪動背後的邏輯

全球實際通脹處於低位,但通脹預期已經暴力反彈。“美國10年期盈虧平衡通脹率目前爲1.95%,處於2019年5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通脹預期從3月的低點反彈了近150個基點,銅價也已從3月的低點上漲75%,達到2013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渣打全球首席策略師羅伯遜告訴記者。

高挺認爲,就2020年一季度而言,週期行情仍將主導市場,而且在全球風險偏好復甦的背景下,北向資金有望比今年更快速流入A股。“隨着海外疫苗從一季度開始普及,復甦將是2021年全球經濟的大背景,再加上中國經濟增速在一季度將非常強勁,因此週期行情仍將延續。”

當然,市場也一度擔憂實際通脹和核心通脹低迷等風險,但羅伯遜認爲,政策刺激的支持以及供給短缺的可能性將對商品構成支撐。“需要關注的風險之一就是供給短缺導致的意外價格上漲,事實上這在今年已經有所體現。”他稱,供應方面的限制可能導致更高的運輸和原材料成本。例如航空公司等許多相關行業都被迫在2020年大幅削減運力,未來需求的激增可能導致供應瓶頸和價格上漲。在某些情況下,供應瓶頸已導致貨運成本上漲,而隨着需求趨緊和明年貿易流量進一步增加,這可能成爲通脹的一個來源。疫苗交付速度快於預期也可能導致全球需求改善速度快於預期。

國際資金搶籌光伏賽道

全球資金對於光伏等新能源賽道的追逐則是一個更長期持續的主題。隨着2020年下半年全球復甦預期升溫,先是汽車等下游行業開始復甦,如今中游、上游等行業都開始發力

新能源產業鏈的爆火也是因爲全球更關注“綠色主題”,疫情令大家聯想到了未來氣候變化可能帶來的“黑天鵝事件”衝擊。例如,歐盟氣候行動與《歐洲綠色新政》就是典型的例子,歐盟已在按計劃穩步落實2020年溫室氣體減排目標,並已提出一項到2030年至少進一步減排55%的計劃;美國當選總統拜登近期在社交媒體上宣佈,美國將重回《巴黎協定》;中國的承諾更令全球印象深刻,習近平主席在今年9月提出將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承諾。

就光伏行業而言,野村東方國際先進製造團隊分析師張新和對記者稱,2011年下半年開始,由於前期的盲目擴張,整個光伏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多晶硅等產品價格出現“斷崖式”下跌。從2014年開始,美國、日本和中國開始進入需求驅動時期,作爲新能源產業之一的光伏產業,憑着其產業技術的逐漸成熟與進步,市場開始顯示出新一輪的新需求。

價格也是關鍵德銀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熊奕此前對記者提及,由於技術的不斷進步,可再生能源價格不斷下降,風能太陽能發電即將達到與傳統能源平價的臨界點。同時,地域限制、發電穩定性等問題也在逐步得到解決。下一個十年,可再生能源將擺脫對政府補貼的依賴,首次實現商業化運營獨立盈利。他預計,至2030年,中國太陽能發電量或將增長十倍以上,而風力發電量也將實現三至四倍的增長,中國超過四分之一的電力供給將由太陽能和風能提供。

在全球光伏景氣度延續的背景下,國際機構都加速搶籌。鑑於中國現已發展成爲光伏強國,產業鏈各環節產量在全球市場份額超過65%,並不斷引領全球的新技術,因此國際資金也紛紛佈局中國相關企業

張新和表示,由於國內太陽能電池企業規模和產量的迅速擴張,導致對單晶硅片的需求成倍增長,加之中國生產單晶硅有人力成本的優勢,國內的單晶硅棒、硅片生產企業不斷增多,產能迅猛增長,目前中國已成爲世界太陽能單晶硅片產量最大的國家,原先存在於全球硅片生產規模前十的國外硅片企業全部被國內企業代替。晶硅片專業化公司主要以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爲主。單晶硅片國內主要以隆基股份、中環股份、晶龍集團等爲主。

全球多晶硅生產規模前十排名

同時,爲滿足全球光伏市場日益高漲的需求,電池片企業通過產能擴張鞏固市場佔有率,產業繼續強者恆強的競爭格局,專業化的電池片生產開始崛起。2018年全球電池片產能前15家企業產能佔到全球總產能的50.2%,全球產能第一爲通威股份,市場份額達到6.7%。

全球電池片生產規模前十排名

不過,“光伏產業強者恆強、首選行業龍頭”仍是國際資本的主要佈局邏輯。多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若參照新能源車動力電池的供給之爭會發現,在經歷了野蠻生長之後,行業內的寡頭效應將逐步顯現。動力電池處在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中游,上游是礦產資源供應商,下游是整車廠商,上游原材料的供應對於動力電池廠商的成本控制而言至關重要。例如,寧德時代通過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進行投資,力求補足關鍵資源供應不足的短板,實現降本增效。近年來隨着寧德時代和LG化學在裝機量上的統治地位得到確立,二線企業的生存空間也受到明顯擠壓。同爲新能源板塊,動力電池的競爭格局也能夠推廣到目前光伏產業鏈上,未來隨着平價上網的實現,行業各環節龍頭企業的話語權也將得到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