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據「圓山坑道」曝光 傳蔣公曾到訪

地方中心臺北報導

位於臺北市兒童育樂中心山腹裡的圓山坑道首度曝光,臺北市文化局10日上午現場會勘,預計103年秋天可對外展示,成爲一個博物館型的展覽坑道。據傳該處蔣公也曾到訪,也替圓山坑道多添上一道神秘感文資委員在場表示,不確定蔣是否來過,有待進一步瞭解查證。

文化局10日上午邀集文資委員林會承、劉益昌詹添全李訓良等四位委員會勘位於花博圓山公園內之「圓山坑道」,專案小組召集人劉維公表示,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依文資法申請圓山坑道文化資產鑑定。

▲▼圓山坑道一景。(圖/臺北市文化局提供)

圓山坑道爲昔時臺北市政府圓山戰時指揮所長約115公尺的坑道隱蔽深入在兒童育樂中心內之圓山山腹內。文資專案小組會勘後鹹認圓山坑道具文資保存價值,將再送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審議。

圓山坑道所在之圓山公園是1897年臺灣總督府於圓山興建的全臺灣第一處都會公園。1915年,臺灣總督府爲了慶祝大正天皇即位與日本統治臺灣20年,收購原爲私人花園兼飼養些許動物之圓山動物園

1934年,動物園購買鄰近900多坪的土地設立兒童樂園,成爲總面積4.5公頃的大動物園。1941年,敕使街道全段落成,即今日之中山北路。圓山公園在花博前稱爲中山一號公園,範圍涵括中山北路以西、酒泉街以北、承德路以東及高速公路以南所圍塑之區域。也就是現今城市博物館聚落規劃之主基地範圍。

1950年代,圓山西緩坡成爲臺北美軍招待所與美軍顧問團的所在地,也因此帶動鄰近圓山的中山區商業發展。圓山南側也陸續設置大鵬劇校眷村憲兵隊等,西側與東側山頂下因應軍事、防空與避難等需求分別建置了要塞坑道與圓山坑道。

圓山坑道北端曾由警備總部作爲戰時指揮所之用,南端則交予臺北市警察局民防管制中心。戰時指揮所利用原始山麓岩石挖鑿而成,內襯鋼筋結構、混凝土灌注,結構堅固,可以抗拒一般爆震。幾經易手,目前則由臺北市市政大樓公共事務管理中心負責維管至今。

文化局表示,圓山地區具有史前文化、日據時期、近代國民政府時期及解嚴後之地景樣貌,是臺北市區內少數可在10公頃範圍內呈現多元臺北歷史變遷之地區。圓山坑道外即爲現臺北市兒童育樂中心及圓山遺址範圍,包含各種設施館舍、圓山自然景觀及圓山文化遺址,人文、自然景觀皆非常豐富。

聚落式的博物館發展是當今博物館發展的趨勢,臺北城市博物館聚落的概念,以圓山爲主軸與起點,凝聚聚落內既有的建築(兒育中心、臺北電臺、流行館)、設施(地下坑道、臺北第一座地下道)、場域(圓山遺址、圓山公園)等資源活化再利用爲基礎,重新盤點基地優勢,進行詳細現況檢視與評估,發掘基地潛力與資源串連,置入博物館展示機能(含主題館、文學館),同時強調基地與臺北城市發展的關連性,進行建築及地景的創意改造、重整新風貌,輔以臺北故事館、市立美術館等納入聚落範圍,以館際合作方式串連各館,共同辦理聚落專屬節慶活動(常設展、特展、表演)營造聚落氛圍,創造臺北城市博物館聚落特色與魅力。

邁向2016世界設計之都的臺北市,正以新思維導入設計,整合市府既有的城市發展計劃,城市博物館聚落正是城市永續經營的改造示範計劃。

目前整個城市博物館聚落正委金光建築師事務所進行全區設計展示設計規劃案,理念共分六大面向,包括1.圓山遺址展示、2.圓山景觀覆育展示、3.圓山坑道展示、4.臺北城市館、5.臺北文學館、6.飲食文化展示等,串聯成聚落型的博物館生態區域,值得大家期待,在市府城市博物館聚落政策規劃案下,坑道將會被活化再利用重見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