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經食物鏈難倖免攝取萊劑 藍營邀醫界站出來反萊豬

國民黨今天邀集醫藥界人士齊聲反萊豬進口。(趙婉淳攝)

國民黨力抗萊豬進口,今天邀集醫藥界齊聲反對,強調「臺灣人不願意當世界廚餘桶」,指萊劑使得心跳加快,恐減損壽命,雖有人說人體自動排除85%萊劑,但抵抗力差、年老幼童排毒能力差,加上不斷累積恐影響腦神經、降低抵抗力,且經過食物鏈循環,每個人都很難倖免攝取到萊劑,建議政府溯源管理

師公全國聯合會秘書長蔡明忠表示,7年前,他反對馬政府開放瘦肉精美牛,如今當條件沒有改變下,政府卻要比馬政府開放更多東西進口,引起醫療界十分疑慮,但即便反對,似乎都不敢講話,他強調,「臺灣人不願意當世界廚餘桶」。

宜蘭縣醫檢師公會前理事長謝銘鬆說,最好是不要進口萊豬,若進口的話,希望依照國家食品藥物管理法規程序,清楚標示產地,以及萊克多巴胺含量比例。他說,雖然有人說人體可自動排除85%萊克多巴胺,但抵抗力差、年老與幼童排毒能力不好,加上不斷累積,且經過食物鏈循環,每個人都很難倖免食用到萊克多巴胺。

臺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顧問暨發言人沈採穎指出,開放萊豬原本食安與經濟議題,現在卻變成政治議題非全民之福,由於美國疫情嚴峻,施打萊克多巴胺的豬隻易造成易怒副作用,避免豬隻相互攻擊,會額外施打鎮定劑,未來進口萊豬將同時含萊克多巴胺與鎮定劑。

沈採穎認爲,多名學者也確認臨牀上並沒有針對人類食用萊克多巴胺的大規模流行病學報告衛福部雖說標示產地涉及歧視,但沒標示纔是真正歧視臺灣人,進口萊豬卻不開放臺灣豬農使用萊劑,這就是一國兩制,她建議,萊豬進口的溯源管理更勝於市場抽驗,也將發起拒吃萊豬行動

高雄榮精神科主治醫師蘇偉碩直言,萊克多巴胺在臺灣就是禁藥,且對心臟毒性太強,恐將減損壽命,沒有資格作爲藥物,到時候出事,美國政府不用負責,即便提告也告不過美國人。

對於經濟部長王美花說,若要增加萊豬貨號,在WTO會被挑戰,國政基金會財政組顧問施威全表示,增加萊豬貨號根本就沒有違反WTO規定,他舉基因食品可另立貨號,質問爲何瘦肉精豬肉不行?且美國揚言退出WTO另立國際組織,還需要擔憂美國藉WTO報復我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