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國寶楊秀卿、舞蹈大師劉鳳學 獲第40屆行政院文化獎

說唱藝術楊秀卿。(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提供)

舞蹈大師劉鳳學。(新古典舞團提供)

文化部今(2)日公佈第40屆行政院文化獎得主名單,由人間國寶說唱藝術家楊秀卿及臺灣第一位舞蹈博士劉鳳學獲獎。文化部李永得親自致電向兩位受獎人道賀,並表示兩位受獎人在傳統藝術及表演領域的傑出表現,對我國文化推廣及交流有深厚貢獻,實足令人感佩。

楊秀卿於1934年出生於新北市新店區,因兒時延誤就醫,導致雙眼失明,其父親爲讓她習得一技之長,將她送到基隆一戶以賣唱爲生的人家收養,從此展開楊秀卿的「念歌生涯。11歲時楊秀卿開始外出走唱,青少年時期臺北圓環一帶駐唱,取材於街坊巷弄之故事,並由此打響其「口白歌仔」的名聲

1969年起,楊秀卿受僱錄製說唱節目播放,最盛時期共計53家電臺同時播放她的說唱錄音帶,1983年開始傳授學生念歌技藝,1985年陸續於各項傳統藝術活動中獻聲。2010年成立「楊秀卿說唱藝術團」,致力傳統技藝保存與傳承,也因參與《血觀音電影拍攝爲人所知。

劉鳳學則是臺灣第一位舞蹈博士。她從小學習古典芭蕾舞,1950年代開始接觸臺灣原住民舞蹈,1976年創辦「新古典舞團」,並於1987年獲得英國國家舞蹈哲學博士學位。她的舞蹈生涯主要投入包含現代舞蹈創作、唐樂舞重建、儒家舞蹈及原住民舞蹈四大面向,相關評論學術著作廣受國內外重視。

劉鳳學也是一位具有重要貢獻的舞蹈教育家,培育衆多優秀的師資和舞蹈人才。1979年提出「國民中小學舞蹈實驗班」實施建議案,1994年第7屆全國教育會議中提出「七年一貫制藝術教育制度」,對臺灣舞蹈教育有極大的影響,對錶演藝術及文化發展貢獻良多,1991年曾獲國家文藝獎特別貢獻獎,2014年更榮獲教育部首屆藝術教育貢獻獎─終身成就獎

文化部表示,二位受獎人在傳統藝術及表演藝術領域,都有輝煌成就,更主動向國際推廣臺灣藝術文化,使世人認識臺灣文化之美,促進藝文人才交流,對我國藝文推廣貢獻良多,獲獎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