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棄煤”大潮持續 日韓高調退出海外煤電投資

全球“棄煤”大潮仍在持續

日本韓國在宣佈逐步終止海外煤電投資方面又有新動向。截至17日,日本三大財團---三井住友金融集團三菱日聯金融集團和瑞穗金融集團全部宣佈,將結束對於煤電項目貸款融資

日韓停止海外煤電投資的背後,是國際投資方對於其海外投資在中長期內實現“淨零排放”目標的追求大潮。

一位在環保界國際機構工作多年的資深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也就是目前爲何日本頻繁提到需要“有質量的基礎建設”投資的原因所在。

日本三大財團宣佈不再支持煤電項目

伴隨全球各國紛紛拿出“碳中和”目標,投資者對日本貸方施加了更大壓力,要求其削減對煤炭的融資。

就在5月12日,三井住友金融集團宣佈不再支持包括超超臨界電廠(USC)在內的煤電項目,成爲日本第一家明確完全不再投資煤電的投資方。同時,在這一基礎之上,近期該集團又宣佈,將從今年6月1日起,停止爲新建燃煤電廠融資。

日本的其它財團亦有行動。三菱日聯金融集團表示,儘管存在一些例外條例,但該集團正在結束對煤炭的貸款。瑞穗金融集團也正將禁止爲計劃中的工廠提供融資。

作爲高端煤電技術出口國,日本一直是國際上投資煤電的一支主要力量,也是唯一仍在國內外建設新燃煤電廠的七國集團(G7)國家。在全球確認建設或已運行的煤電項目中,目前有173億美元的公共投資資金來自日本。

投資需要配套融資,而融資渠道和貸款有賴於金融機構的支持。否則,這些高端煤電技術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其價格有些難以承受。在此方面,日本國際協力銀行提供了大部分的日本海外煤電投資,自2003年以來已投資了超過140億美元的資金。

日韓投資的海外煤電項目主要分佈在南亞和南美。以目前數據完整的2018年來看,在該年,日本的主要投資目的地包括越南(6705兆瓦)、印度尼西亞(5000兆瓦)、印度(3720兆瓦)、孟加拉(37230兆瓦)、摩洛哥(1386兆瓦)以及阿根廷(472兆瓦)。

近年來,出於環保壓力,日韓的新增海外煤電投資出現放緩跡象。根據“全球煤電公共融資追蹤”(Global Coal Public Financing Tracker)的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兩國海外融資項目數量均持續下降,韓國2019年無新增投資項目。

在這一“棄煤”過程中,直接能夠感受到投資者壓力的日本商業公司和銀行首先開啓了退煤的步伐。

據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自2018年5月以來,多家日本大型企業和金融集團宣佈開始退出煤電產業,包括第一生命保險、三井住友金融集團、丸紅株式會社、三井物產及三菱商事等。

其中,標誌性的事件爲,日本最大的貿易公司之一的丸紅株式會社在2017年的年報中表示,將“戰略性退出已過黃金期的業務”,計劃減少50%煤電廠資產的持有量,同時明確在2023年前將可再生能源項目佔比擴大到投資組合的20%。

隨後在2019年2月,資產總額超過290億美元的日本大型商社伊藤忠商事(ITOCHU)表示將不再參與任何新建燃煤發電或煤礦項目的開發,同時對公司現有的煤炭資產進行嚴格評估並逐漸退出。

而自2020年以來,上文提到的日本三大金融集團也先後宣佈將不再爲新建煤電項目融資。

商業機構表態之後,日本政府層面開始跟上。2020年7月,日本政府發佈聲明,稱“對於不瞭解當地能源情況、氣候承諾、低碳發展政策的國家,日本政府將不再向其提供新的煤炭相關援助”。這一聲明顯示日本政府的海外煤電政策開始“部分轉向脫碳”。

稱其爲“部分”的原因是,這一聲明包括一些“例外條件”。日本政府表示,如果受援助國在當前“除了煤電之外的其他可選能源方案”,以及“煤電方案是有助於其低碳轉型的”,那麼日本仍將提供“具有高效的排放效率的火電技術、並提供投融資支持”。

韓國承諾將終止對海外煤電廠公共投資支持

此前,在4月22日的領導人氣候峰會上,韓國總統文在寅宣佈,韓國將終止對海外建設煤電廠的公共投資支持。據悉,這些退出投資的承諾,將適用於政策銀行、雙多邊開發銀行以及以促進發展、實現公共政策爲使命的開發性金融機構。

以2018年數據計算,韓國在海外煤電的主要投資目的地則包括:越南(5400兆瓦)、印度尼西亞(3200兆瓦)、哈薩克斯坦(1320兆瓦)以及阿根廷(462兆瓦)。

韓國進出口銀行和韓國貿易保險公司一直是海外煤電項目的主要支持者。據韓方數據顯示,從2008年到2019年初,這兩家國有金融機構與韓國發展銀行一起,共爲海外煤電項目提供了約100億美元的融資。

不過,伴隨韓國承諾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其在此方面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2020年10月,在韓國國會對政府工作的年度審計中,韓國國會議員針對韓國海外煤電投資問題,向貿易、工業能源部長,以及韓國進出口銀行、韓國貿易保險公司、韓國開發銀行等融資機構的負責人提出質疑。

雖然缺乏正式的承諾,但在此次審計會議上,韓國國有機構和國有企業的高級管理層均承認,未來繼續進行海外煤電投資的可能性已非常小。其中,韓國貿易保險公司表示不會再有任何新的海外煤電融資計劃;韓國電力公司也表示未來不會再投資新的燃煤電廠,韓國開發銀行在迴應質詢時稱,如果貿易、工業和能源部等方面沒有新的海外煤電投資計劃,他們也不會再提供新的煤電融資。

相比之下,私營企業和融資機構的表現更爲明確。韓國五大金融集團(國民、友利、農協、新韓、韓亞)都已明確將停止爲新的煤電項目融資,而三星、韓華等大型民營企業集團旗下金融投資機構,也公開承諾不再提供煤電融資。

需要指出的是,客觀上看,近年來,煤電產能過剩也日益成爲日韓所投資的南亞和東南亞國家所面臨的難題。爲了彌補運營損失,許多當地政府機構已經在大力補貼燃煤電廠的運營。這些日益攀高的財政負擔讓這些國家的能源政策發生了變化。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則加劇了這種變化:自2020年起,不少南亞和東南亞國家開始取消煤電廠項目。

與此同時,來自美國的信號也耐人尋味。4月22日,在領導人氣候峰會期間,美國國際發展金融公司(DFC)宣佈,爲了支持美國總統拜登在氣候變化方面的承諾,該機構將在2040年的投資組合中實現“淨零排放”。

前述在環保界國際機構工作多年的資深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美國管在海外投資的工具叫作“國際發展融資”,這些表述均有戰略意圖,同時美國也考慮到了自身的切身產業利益,一方面,美方提出政府進行海外投資的項目要儘量做到淨零排放,另一方面美國也將這一時間點定到了2040年,給自己的(海外投資組合)減排留出了過渡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