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美不以犧牲兩岸爲代價

(圖/路透

自2012年11月宣佈啓動,歷經8年談判經濟規模達23兆美元,涵蓋全球22億人口,佔全球國內生產毛額3成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終於在日前簽署完成,成爲全球最大的FTA。

根據15國簽署的協議內容,整體關稅廢除高達92%,而隨着外資持股比例的提高,至少有65%的服務業將完全開放。一直被排除在外的臺灣,受影響層面恐將再擴大,政府必須提出應對方案。

移除貿易壁壘,包括關稅與非關稅的障礙,將帶來自貿區內會員間的貿易創造效果,與會員和自貿區外非會員的貿易移轉效果。臺灣強項的資通訊產業因受惠於《資訊科技協定》(ITA),而得以零關稅,使臺灣出口至RCEP經濟體約有70%免關稅,其餘30%則面臨關稅,大多爲傳統產業機械紡織金屬塑化品等,而中國與東協又分別是臺灣前二大主要出口地區。由於傳統產業多爲中小企業,就業人數廣,一旦受衝擊將影響多數從業人員的生計,政府必須謀求對策

除最終產品的貿易外,亞洲區域網絡綿密且生產供應鏈完整,一旦被排除在區域合作協議外,將對我產業長期的發展不利。尤其RCEP的簽署等同中、日、韓FTA水到渠成,區域內的貿易將擴增,對臺灣無形中增加面對來自中、日、韓三國間貿易創造的競爭前途實在堪慮。

另一個於2018年底生效的11國區域合作協議《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與RCEP存在競合關係,而美國因拜登當選總統,國際外交將傾向回到多邊的談判協議,很可能重返TPP,屆時臺灣與美、日友好關係或有可能爭取加入CPTPP或TPP,這也是蔡政府主要的外交政策取向,福島核災食品的進口將來勢必要有所退讓,也會因此犧牲國人消費權益與健康,即便如此,結果如何也沒一定的把握。但加入CPTPP的確可以降低RCEP的衝擊,因爲兩者有7個會員國重疊。

目前在美中貿易戰加上新冠肺炎病毒大流行下,美中經濟脫勾加速產業供應鏈解構與重組,「去中化」與「非美化」的個別供應鏈將分別成形,臺灣的最佳策略應是:一方面對迴流臺商提供轉型誘因,並選擇符合國家未來發展的產業,協助業者美歐先進國家主導的生產供應鏈全球佈局中,取得關鍵地位,深根臺灣。

另一方面要幫助以大陸市場爲主,參與紅色供應鏈的臺商相關的權益保障與公平競爭,面對中國國家資本主義如何避免被兼併並持續維持領先技術優勢,尤其要妥善規畫技術保護法規人才育留政策,根留臺灣。

臺灣積極爭取參與區域經濟合作協議,如CPTPP及RCEP,有助於以上的策略佈局,也能維持傳統產業與中小企業的活力並開拓新商機,取得市場準入與提升服務貿易的空間。短期政府應儘快加速與美、日簽定FTA,同時改善兩岸關係;親美的外交政策並不需要以犧牲兩岸關係爲代價

(作者爲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