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小金》PTT怎麼了?她揭業界2大內幕 破解業配謠言

文/劉凱西(電影工作者,本文經作者授權轉載)

纔剛說未來臉書會少PO文,馬上因爲切小金PTT事件,來這裡發一文。

首先,我真的很難被說服切小金有安排業配這件事。從事國片行銷很多年,就連當初《海角七號》,都被人家有業配。(去你X的魏德聖都要借錢付薪水了還花錢給業配咧!)原因很簡單:1. 國片預算真的很低,有錢都要搞看的到的廣告,不會拿去買業佩雯;2. 臺灣的導演跟製片人太善良,大多無法接受花錢買正面評論這種事。

►更多【切小金家旅館】相關新聞

▲《切小金家的旅館》劇照。(圖/華納兄弟、良人行提供,以下同)

切小金到底怎麼了,其實我也是今天朋友轉貼新聞我才知道。昨天跟朋友聊天時才聊到,現在國片只要有人覺得好看,就會被人家說業配。這樣的情況只反應了一件事:臺灣觀衆對於臺灣電影,真的一點信心也沒有。

其實很令人感慨,國片花了10幾年的時間起死回生,從《十七歲的天空》把谷底的票房搶到可以破百萬,後來《宅變》可以破千萬,然後《海角七號》破了5億,之後有一段期間,大家對臺灣片的信心飆高到一個極點,不僅戲院很肯排國片(因爲有票房),大家也很願意投資國片(因爲有機會賺錢),後來也出現了幾部口碑票房都不錯的影片

然而,最近幾年臺灣電影的情況簡直以溜滑梯方式往下降,票房變少(好的話3000、5000,爛的話幸好還能300、500),資金也變少(以前動輒破億,現在連切小金這樣預算6000萬,大家就會說投資人瘋了)

這樣的情況會導致什麼樣的效應?人才外流(去中國或是轉行),沒有錢就沒有人,沒有錢就沒有故事,沒有錢拍出來的製作品質,就不可能有多好。

而我們的觀衆一邊看漫威,一邊看國片,然後說國片好難看,這也不能怪他們,畢竟付出的成本是一樣的,爲什麼不能用同樣的標準去看待?而努力在臺灣奉獻的影視工作者也會覺得不平,畢竟他們用盡心力,希望能夠做出屬於這片土地的東西,卻永遠得不到讚美

臺灣影視工作者失落,臺灣觀衆也失落,大家失落之餘,講個更讓你失落的,就是這樣的狀況,其實也就是跟約莫20年前的臺灣電影狀況一模一樣。

傻了!都過了20年,怎麼我們一點長進都沒有?還是一樣的輪迴,還是一樣的痛苦,還是一樣的必須燃燒熱情去奮鬥,然後失望,然後繼續,或是離開......。

昨天跟朋友聊到(昨天聊好多),臺灣人都沒有什麼「永續」的觀念,從抓娃娃機盛行這件事情就可以看得出來,我們非常需要即時的滿足。這個「即時」可以帶來迅速的快樂,長期來看卻無法給予什麼成長。

我們講到韓國影視,前幾年出現過兩部電影,一部是奉俊昊的《末日列車》,另一部是樸贊鬱的《欲謀》,兩部片都有相同的特點:他們都有好萊塢電影的樣子,只是跟他們的前作相比,都差勁非常多。

當下看來,我們會以爲兩個導演退步了,爲了仿好萊塢拍了一個心很大的電影,結果拍爛了。不過事隔多年之後,我們才發現,事實可能並非如此。他們這樣的經驗,除了是證明了韓國電影在製作品質上,的確一點不輸好萊塢,另外,他們也透過與好萊塢合作,吸取他們的經驗(PS這種吸取經驗方式必須是在一個主導的角度,像我們常做得那種協拍,根本只是付出廉價勞力but什麼都學不到)

幾年之後的現在,我們看到的韓國電影,根本可以甩掉好萊塢了。我自己是寧可去看《與神同行》,也不會想看漫威的人,當然這是我個人的偏好,不過韓國的製作,真的完全沒有在怕其他國家的。

原來,他們當初的那幾部看起來像是拍爛的電影,不是一個結果,只是一個過程。他們看到的是未來想要達到的目標,前面會有跌倒、會有犧牲,但只要儘量熬過去就好,有一天就出現了強健的產業與市場

反觀我們臺灣呢?政府政策我就先不說了,那個範圍好大。我們把每一部應該被當成「過程」的電影,全部都變成了「結果」:我投資了,我要賺,不賺就是「電影好爛電影賠錢」;我買票了,我要爽,不爽的話就是「電影好爛我再也不看臺灣電影了啦!」

其實,這兩種立場也沒錯,投資就是要賺錢,買票看電影就是要好看。真的,沒必要喊着麼「支持國片」的口號(其實這口號簡直害死國片),但我想說,當我們去看自己國家的作品時,真的要抱着比較不一樣的心態,當然創作者期望自己作品有好的市場回收,自己也要有很好的市場品味,只是觀衆去觀賞電影的時候,可能也得想到,我們所擁有的資源,真的跟其他國家相去甚~~~~遠,而當一部整體而言優點多於缺點的電影出現時,有一點點寬容,其實對整體的發展,是真的會有好處的。

我前幾天正好看了《切小金家的旅館》首映,跟大家一樣,之前看到了很多好評(保證不可能是業配)。自己看完之後(先說好我看首映沒有花錢,所以成本上我付出得比較低),我覺得整部電影的製作品質非常的高,以一部6000萬預算的作品來說,簡直是超值,工作人員肯定是非常辛苦,才能做到這樣的成績

演員方面非常優秀,尤其是那個配角林鶴軒,完全就是一個綠葉搶過主角的最佳示範;故事情節方面,其實缺陷很明顯,但幾個橋段我真的覺得很好笑,可能林鶴軒加分很多,這是我之前沒有料到的(因爲我很難取悅)。

總的來說,我個人覺得自己其實度過來一個還算不錯的兩小時,甚至齣戲院之後,只要看到林鶴軒的扮相就會想笑。當然,我也有朋友覺得不好看(通常是年紀比較長的,比我長就真的比較長大概五十歲這樣),可能年紀輕一點的國高中生會比較適合(阿就真的滿白爛好笑的啊!)

但好不好看在個人,我也看過很多人把某些片的影評寫成神片,把某些導演捧成國際級大導演,但我看到他的電影就是拼命翻白眼,然後只想問他「請問你知道什麼叫做『進步』嗎?」(不要問我我不會告訴你我在講誰)

所以,你喜歡不代表我喜歡,我喜歡也不代表你喜歡,我只是很真誠地告訴你我看完《切小金家的旅館》的感受,至於你看了覺得如何,或許可以來跟我說說,就算罵他難看我也不會怪你,但你如果因此罵我袒護製片方甚至收錢講好話,我就跟你拼了把你黑了這樣。

►更多【切小金家的旅館】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