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虧謠言被粉碎!"光伏茅"業績揭曉 陳發樹加倉了

(原標題:鉅虧謠言被粉碎!3600億“光伏茅”業績揭曉,陳發樹加倉了)

一季度賺25個億,“光伏茅”隆基股份一紙公告給投資者吃下了“定心丸”!

4月20日晚間,隆基股份發佈一季報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營收約158.54億元,同比增長84.36%;淨利潤約25.02億元,同比增長34.24%。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有“專家”表示,國內一季度光伏的裝機需求僅爲4GW,隆基股份一季度虧損17億元。

隆基股份一季報的公佈,無疑將有力打消投資者對公司的疑慮。

對比公司2020年報和一季報數據發現,前十大股東中,代表北向陸股通資金的“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和“陳發樹”選擇了加倉,公募基金廣發科技先鋒則小幅減倉。

隆基股份昨日股價上漲3.11%,報92.40元,總市值3576億。

隆基一季度賺25億,此前有“專家”預測虧損17億

4月20日,隆基股份2020年年報與一季報一起公佈。據披露,2020年,隆基股份實現營業收入545.83億元,同比增長65.92%;淨利潤85.52億元,同比增長61.99%。2021年一季度隆基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58.54億元,淨利潤25.02億元。

同時,公司擬對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4股,派發現金紅利2.5元(含稅)。

隆基股份表示,報告期內,主要產品單晶硅片和組件銷量同比大幅增長,帶來了營業收入和利潤的穩步增長。2020年,公司實現單晶硅片出貨量58.15GW,其中對外銷售31.84GW,同比增長25.65%,自用26.31GW;實現單晶組件出貨量24.53GW,其中對外銷售23.96GW,同比增長223.98%,自用0.57GW.2020年隆基股份單晶硅片和組件出貨量雙雙位列全球第一,組件產品在全球的市場佔有率約爲19%,較2019年大幅提升11個百分點。

同時,隆基股份還披露2021年計劃單晶硅片年產能達到105GW,單晶電池年產能達到38GW,單晶組件產能達到65GW。2021年度單晶硅片出貨量目標80GW(含自用),組件出貨量目標40GW(含自用)。2021年計劃實現營業收入850億元,同比2020年將增長55.73%。

值得一提的是,4月8日,一場華安證券組織的光伏產業鏈的電話會議上,一位與會“專家”表示,國內一季度光伏的裝機需求僅爲4GW,隆基股份一季度虧損17億元。

該消息一出,迅速引起市場的關注,不少投資者接連在投資者互動者平臺上諮詢相關情況。公司明確表示,高度關注此事件對於公司的影響。對於媒體報道的某家券商請的專家所說的隆基一季度虧損17億的說法,該說法的邏輯和結論與事實完全不符,存在嚴重偏差,公司將保留追究相關責任方法律責任的權利。

不過,公司的澄清仍未解除投資者對於其“虧損”的擔憂,4月9日,隆基股份跌4.49%,4月12日再跌2.72%。

而根據華安證券此前的分析報告,華安證券認爲,隆基股份短期的資產減值和匯兌損益不影響公司的長期競爭力,公司四季度經營表現依然優秀,公司2021一季度在手訂單充沛。今年公司通過產品大尺寸化、電池新技術落地,有望進一步降低成本,公司的競爭力將持續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據開源證券研究,近期光伏組件頭部廠商與二三線廠商中標價格出現較大分歧,低價競爭現象逐漸出現,或將損害產業發展。開源證券認爲,2021年起,光伏市場進入全面平價時代,需求的高速成長帶來產業投資大幅上升,2021年硅片、電池、組件各環節廠商紛紛規劃較大規模擴產計劃,供給的大幅提升導致行業可能進入低價競爭階段。

近期2021年風電光伏徵求意見稿發佈,平價時代更加註重新能源消納,協同《光伏製造行業規範條件(2021年本)》發佈,政策引導新能源提高產業消納能力並提升供給質量,規避下游浪費及低效競爭。開源證券認爲,隆基股份積極響應政策要求,加大高效產品投資力度,助力光伏產業高質量平穩發展。

一季度北向資金仍在買入,陳發樹也小幅加倉

對比公司2020年報和2021年一季報數據發現,前十大股東中,代表北向陸股通資金的“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和“陳發樹”選擇了加倉,公募基金廣發科技先鋒則小幅減倉。

其中,陸股通持股量由上年末的3.25億股增加至3.56億股,持股比例由8.60%增加至9.21%;陳發樹由8000萬股增加至8712萬股,持股比例由2.12%增加至2.25%,而在年報中,陳發樹曾在報告期內減持4968萬股。前十大股東中,僅公募廣發科技先鋒小幅減倉,持股數量由2531萬股降至2197萬股,持股比例由0.67%降至0.57%。

隆基股份再籤光伏玻璃採購大單

全球能源形勢趨緊,太陽能光伏發電作爲一種可持續的能源替代方式,近年來在全球得到迅速發展,在一些發達國家,如美國、德國、日本和西班牙等,均得到了大範圍的推廣和應用。

在此背景下,光伏龍頭企業隆基股份加速對上游原材料的鎖定。4月20日晚間公司發佈公告稱,爲保證光伏玻璃的長期穩定供應,隆基股份10家全資子公司與蚌埠德力光能材料有限公司於2021年4月20日簽訂了五年期光伏玻璃採購協議,根據協議,隆基股份方面2022年~2026年向合作方採購光伏玻璃不少於2.5億平方米。

根據卓創周評2021年4月15日公佈的3.2mm光伏玻璃均價28元/平方米(含稅)、2.0mm光伏玻璃均價22元/平方米(含稅)測算,預估本合同總金額約55.31億元,合同總金額佔公司2019年度經審計營業成本的約23.65%。

德力股份也同日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德力光能獲得了55.31億元的光伏玻璃重大銷售合同,合同履行期限自2022年1月1日起至2026年12月31日。合同金額佔公司2020年度經審計主營業務收入7.8332億元人民幣的706%。

不過,據德力股份介紹,德力光能目前還處於籌建期,本合同的簽訂對公司當期業績無實際影響,約定的交貨時間存在受到籌建進度滯後影響的可能。

隆基股份加大光伏原材料長單鎖定

硅料、光伏玻璃是光伏組件的必備材料。2020年7月以來,由於新疆突發疫情、硅料生產事故及安全自查、四川洪水等多因素影響,硅料供應緊缺,光伏玻璃也自去年7月以來供需格局持續趨緊。

鑑於此,隆基股份自2020年8月份開始,在硅料資源、光伏玻璃等光伏原材料方面加大長單鎖定。

爲保證光伏玻璃的長期穩定供應,去年8月3日,隆基股份公告稱,公司於7月31日與南玻A簽訂57億元光伏玻璃採購合同,合同有效期自簽訂之日起五年。

在硅料方面,隆基股份也自去年8月開始加大鎖單力度。8月18日,公司與亞洲硅業(青海)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關於多晶硅料的長期採購協議,總金額約爲94.98億元,有效期自2020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止。

而到了2020年底,隆基股份又與新特能源簽訂五年期多晶硅料採購協議,根據協議,雙方2021-2025年多晶硅料合作量不少於27萬噸,合同總金額約192.35億元。

進入2021年,隆基股份對光伏原材料供應的鎖定仍在持續。2021年2月,隆基股份與江蘇中能簽訂多晶硅料採購協議,根據協議,雙方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期間多晶硅料合作量不少於9.14萬噸,合同總金額約73.28億元。

2月9日,隆基股份又與OCIM簽訂三年期多晶硅料採購合同,合同總金額約63.60億元。

截至目前,隆基股份已明確與南玻A、亞洲硅業、新特能源、江蘇中能、OCIM、德力股份多家光伏原材料企業合計簽訂了536.52億元的採購合同。

“隆基股份加大硅材料供應鎖定,拉大與其他廠商2021年硅料供給安全差異,彰顯公司在緊缺環節把控能力。”開源證券指出,光伏玻璃方面,2021年玻璃供給逐漸釋放,對需求制約減緩,公司依然穩健經營保障玻璃供給,體現公司對經營安全性的高度重視,風險把控意識彰顯無疑。

開源證券表示,無論效率提升或者成本優化,降本是光伏發展長期目標,目前各廠商紛紛加快一體化產業佈局,追求多環節自產自供。隆基股份在硅片端優勢顯著,在硅料資源緊缺時加大長單鎖定;下游組件端則迅速通過品牌和渠道優勢打開市場空間,目前其已在組件和硅片端取得雙龍頭地位優勢,未來逐步加快電池產能配套,實現硅片-電池-組件全產業鏈一體化,牢固把握產業各環節競爭要素,光伏航母競爭力不斷強化,在全球減排新能源化趨勢下,龍頭優勢凸顯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