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夢

千年一夢。(圖/讀者雜誌提供)

幾乎所有被後世關注的歷史事件和人物,一般會有三種形象:歷史形象,文學形象,民間形象。歷史形象是正史記載或由歷史學家研究出來的,文學形象是小說家戲劇家創造的,民間形象則是一般民衆心目中的。

對歷史的讀法、理解和評判也有三種:歷史意見時代意見,個人意見。站在古人立場的是歷史意見,站在今人立場的是時代意見,站在自己立場的是個人意見。

三國,便是三種形象和三種意見集中的地方。

這當然要拜羅貫中所賜。正是由於他的《三國演義》,使這段原本並不十分重要的歷史,在中華文化圈內幾乎家喻戶曉,儘管一般人知曉的並非歷史形象。

問題是:何以如此?

原因之一,是《三國演義》的文學價值不低。單是創造的成語典故之多,就堪稱一絕。更重要的是,這部小說不但有價值取向,其價值觀還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被官方和民間認同,這才口耳相傳、經久不衰。

那麼,《三國演義》的價值觀是什麼?

忠義

這是貫穿始終的。事實上,正如《三國演義》的傾向是尊劉貶曹,它的靈魂則是弘揚忠義。因此它的第一回不是董卓入京,而是桃園結義。也正是由於這一精心刻意的安排,歷史變成了另一個樣子

什麼樣子呢?

袁紹曹操路線鬥爭淡化了,劉備與曹操的權力之爭變成了忠與奸的道德之爭;起過決定性作用的孫權黯然失色,沒那麼重要的關羽則大放光彩。

關羽不太重要嗎?

是的,至少並不是至關重要。真正重要的人物,應該是改變了歷史趨勢和走向的,比如斷送東漢的董卓,率先割據的袁紹,抗衡中原的孫權。這樣看,關羽的重要性遠不如拿下荊州的呂蒙、戰勝劉備的陸遜

然而關羽在後世受到的推崇,甚至超過了諸葛亮。他在元代即已成神,後來又成聖成佛,號稱「武聖人」和「蓋天古佛」。這顯然不是因爲他的武藝,而是因爲他的忠義。千里走單騎是其忠,赤壁之戰中放走曹操是其義。

關羽,是忠義的典型、旗幟和榜樣

這同樣要拜羅貫中所賜。

事實上,關羽離開曹操時,曹操尊重他的選擇,下令不得阻攔追擊;後來在兵敗赤壁的逃亡路上,曹操也根本沒有遇到關羽。關羽的許多感人故事和英雄業績,包括「溫酒華雄」之類,全靠羅貫中的妙筆生花。

就連關羽的被俘投降,也被找到了正當理由:不能撇開結義的兄長、被俘的嫂嫂和受難的皇上,自己去死節。條件當然也由羅貫中代講:降漢不降曹。

這可真是漏洞百出。

什麼叫「降漢不降曹」?難道劉備一夥原本是對抗大漢的,現在決定投降漢朝了?

另外兩件事情同樣也大有問題: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對曹操是不義華容道放走曹操對劉備是不忠。

羅貫中編的這些故事和說辭,還可以相信嗎?

實際上,《三國演義》的破綻不勝枚舉,比如「三氣周瑜」就絕無可能,因爲周瑜從來就沒算計過諸葛亮。何況周瑜風流儒雅、氣度非凡,豈會被別人氣死?諸葛亮光明磊落、一身正氣,又豈能在害死盟友後還出言輕佻?

沒錯,周瑜是主張防範劉備,但那是在赤壁之戰後,怎麼會在戰前一再陷害諸葛亮?同樣,諸葛亮也並非奸詐小人,又怎麼會幸災樂禍地說「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這樣的品位和格局,實在讓人不敢恭維。

難怪胡適先生要斥之爲「陋儒」。

世間有此陋儒不足爲奇,奇怪的是國人並無質疑反而津津樂道。這又是爲什麼?

爲了圓夢

彼時的中國人,其實是一直有夢的。第一是回到部落時代;第二,是回到邦國時代。這兩個夢都實現不了,就開始做「治世夢」。

治世夢也包括三個內容。首先是希望有一個仁慈明智的好皇帝,這就是「聖君夢」。其次是希望各級官員清正廉潔,這就是「清官夢」。如果聖君和清官都指望不上,則希望有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這就是「俠客夢」。

聖君、清官、俠客,是中國人的千年夢。

這三個夢,羅貫中都幫我們圓了。聖君就是劉備,清官就是諸葛亮,俠客或俠士就是關羽和張飛。三個夢三個代表人物,都在劉備集團,尊劉貶曹豈能不大快人心?

至於歷史的真相,則無人關注。

事實上,《三國演義》創造的文學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來自民間,之後又在民間廣泛流傳。兩股力量的齊心協力,使這段歷史與它的本來面目漸行漸遠。

這並不奇怪。畢竟,治世是萬衆之嚮往,忠義乃核心之價值。然而忠義作爲核心價值,又十分可疑。

比如張遼要對曹操盡忠,便只好對關羽不義,將關羽要走的意思如實彙報。關羽要對曹操行義,也只好對劉備不忠。要知道,他殺袁紹的大將顏良時,劉備可正在袁紹那裡寄人籬下。

然而不殺顏良,就無法報答曹操的大恩大德,也就不能問心無愧地回到劉備身邊,關羽豈非兩難

好在關羽獲得了充分的理解和同情。我們唯一無法弄清的是:爲什麼關羽的依曹、反曹、降曹、別曹、放曹都是忠義,換成呂布就是不義?

可惜無人回答,也沒人問。

弘揚忠義的《三國演義》則走了麥城:代表明君夢的劉備「長厚而似僞」;代表清官夢的諸葛亮「多智而近妖」;代表俠客夢的關羽既投降了敵人,又放走了敵人。

羅貫中先生想過這些嗎?

也許沒有。因爲他表達的是他們那個時代的意見。

(平林月/摘自浙江文藝出版社易中天中華史:三國紀》一書,圖/黎青)

本文作者:易中天

(本文摘自 《讀者雜誌 5月號》)

《讀者雜誌 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