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計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新思想引領新徵程·紅色足跡)

江西是一片充滿紅色記憶紅土地。在這裡,共產黨人打響了武裝起義的第一槍;在這裡,我們黨開闢了第一個革命根據地;從這裡,紅軍開始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徵……

2019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考察時強調,“井岡精神蘇區精神,承載着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鑄就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革命精神。這些偉大革命精神跨越時空、永不過時,是砥礪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不竭精神動力。”

初夏的贛鄱大地,綠意盎然、生機勃發。記者來到江西,傾聽歷史的迴響,追尋紅色的記憶。

“現在的幸福日子真是做夢都沒想到”

濛濛細雨、雲霧氤氳,五百里井岡氣勢磅礴。

來到黃洋界腳下的井岡山市茅坪鄉神山村,4000畝毛竹林連山成片。山道彎彎,竹影婆娑。走進村裡,一棟棟小樓拔地而起。在自家開的農家樂裡,村民彭夏英洗菜、做飯,忙碌不停,不一會兒,飯香撲鼻而來。

回憶起2016年2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家裡的場景,彭夏英仍然興奮不已。“總書記一間一間屋子看,跟我們算收入支出賬。”那天的對話,彭夏英記得很牢,“總書記問,黃桃、茶葉收入穩定嗎,可持續嗎?我說有分紅,還拿股權證給總書記看。問電視能收幾個臺?我說有四五十個,總書記就拿起遙控器查看。”

彭夏英家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因丈夫早年在外務工時摔傷了腿,幹不了重體力活,一家人生活重擔落在她一個人肩上,全家人住在破舊土坯房裡,日子過得緊緊巴巴。

幾年前,在當地政府和幹部的幫助下,彭夏英開了村裡第一家民宿,隨着遊客漸多,彭夏英的民宿也經營得風生水起。去年,她一次性安裝了10臺空調,民宿舒適度提高了,口碑也越來越好。如今,彭夏英家每個月的純收入超過1萬元,在外務工的兒子也回來幫忙。“總書記的親切關懷讓我們倍感溫暖,也堅定了我們脫貧致富的信心。現在的幸福日子真是做夢都沒想到!”彭夏英說。

贛州市於都縣梓山鎮潭頭村,是一個有着700多年曆史的贛南小村落,小村裡綠樹成蔭,清渠淨水匯入一方方池塘。走進村民孫觀發家裡,習近平總書記與他們一家親切交談的照片就擺在正廳。

2019年5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潭頭村考察。在孫觀發家裡,總書記從前廳走到後院,從廚房走到臥室,看到廚房裡有米有油,衛生間也很乾淨,連聲說“好”。

前些年,孫觀發的妻子患病,一家人生活陷入困境。2018年,村裡通過醫療救助、發展太陽能等方式給予幫助,孫觀發一家已經脫貧,年收入有7萬多元。這兩年,孫觀發又在村裡開起了民宿和小超市,流轉了4畝多土地給旅遊開發公司,家庭收入超過了20萬元,日子越過越紅火。

“感謝總書記、感謝黨中央,蘇區老百姓過上了好日子。”孫觀發笑呵呵地說。

產業發展好了,老區振興就能持續發力

於都縣梓山富硒蔬菜產業園大棚綿延成片,像涌動起伏的海浪,大棚內,一株株絲瓜開花掛果,整齊地攀援在架子上。

“我是這個大棚的管理員,一個月有2700元工資,家裡還種了10畝絲瓜、10畝辣椒,一家人一年有十幾萬元的收入。”臉上洋溢着笑容,村民郭月華手不停歇,熟練地揮動剪刀,修剪着枝葉。

2017年,梓山鎮舉全鎮之力,流轉9個村3200戶羣衆8600畝土地建成富硒蔬菜產業園。2019年5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梓山富硒蔬菜產業園考察時強調,“共產黨就是爲人民羣衆謀幸福的,黨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計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芝麻開花節節高,今後日子會更好!”

“總書記的話讓我們備受鼓舞。產業園的知名度提升了,原來是我們找市場,現在是市場找我們。”梓山鎮黨委書記江文元表示,今年95%的大棚種上了果蔬,預計年產果蔬4.5萬噸,可以帶動周邊2000多戶村民增收,戶均增收1.3萬元。

“得益於梓山富硒蔬菜產業園的示範帶動作用,全縣的蔬菜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於都縣農業農村局經作辦主任歐陽天泉介紹,2020年末,於都縣50畝以上規模蔬菜基地109個,總面積4.5萬畝,全縣蔬菜綜合產值達30億元。“產業發展好了,老區振興就能持續發力,加快推進。”歐陽天泉說。

江西,這片紅色的熱土,正在掀起發展特色產業的熱潮。

細雨中,走進井岡山古田村,房屋鱗次櫛比。牆面上,畫着各類紅色故事宣傳畫;研旅基地訓練場上,數十名外地學員正穿着紅軍服,開展戶外拓展活動;路旁的攤位上,擺放着村民們自制的工藝品、土特產;村頭食堂裡,婦女正忙着爲學員準備午餐……

“古田村多年來產業發展一直是難題。”土生土長的古田村人、井岡山古田研旅基地主任謝炎軍表示,“2016年,教育部等部門印發《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給我們帶來了機會和靈感。2019年,我們回村投資建設這個研旅基地,主打紅色研學。”

目前,基地已完成紅軍街特色區、住宿生活區、教學體驗區等三區建設,建成精品民宿71棟,接待牀位626張。“現在全村都吃上了旅遊飯,基地可吸納100餘名村民就地務工。農戶每接待一名學員吃住,每天可獲純利25元左右。”謝炎軍滿懷信心,“今年1—4月,基地已接待遊客5萬多人次,預計全年接待量將達到15萬人次。”

古田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玉榮說:“通過這種研旅形式,我們不僅要讓老區人民增收得實惠,還要讓更多人瞭解黨的歷史,感悟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更加堅信跟着共產黨一定能過上好日子。”

以精品民宿爲抓手,井岡山市全力推動全域旅遊發展,努力構建“山上引領山下、山下支撐山上”的旅遊發展新格局,累計建成民宿點22個,新增接待牀位6000餘張。

“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

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蒼松翠柏,鬱鬱蔥蔥。

“在一排排烈士姓名背後,鐫刻着兩個大字——青春。秋收起義總指揮盧德銘犧牲時22歲,紅四軍第十一師師長張子清犧牲時不到30歲,紅四軍參謀長王爾琢犧牲時25歲……”講解員章婧向前來瞻仰的遊客動情地介紹。

青山有幸埋忠骨無字碑上鑄英魂。兩年零四個月的井岡山斗爭中,犧牲的革命先烈有4.8萬餘人,其中有名有姓的僅有15744人。

2016年2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時深情地說:“井岡山是革命的山、戰鬥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榮的山,每次來緬懷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禮,心靈都產生觸動。回想過去那段崢嶸歲月,我們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們永遠懷念他們、牢記他們,傳承好他們的紅色基因。”

紅色是井岡山的底色,井岡山保存完好的革命舊址遺蹟有100多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2處,處處是愛國主義教育的課堂。

“天上的北斗亮晶晶哎,八角樓燈光通通明,毛委員就是那掌燈的人哪,照亮中國革命萬里程。”八角樓的燈光早已爲人們熟知,毛澤東同志當年住室裡的桌、牀、凳等原物得到了妥善保護。同樣在八角樓革命舊址羣,過去紅軍宣傳隊在牆上寫下的標語,至今仍能清楚地辨認。

於都,是“地球上的紅飄帶”的起點,中央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的出發地。在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副館長鍾敏介紹了一組數字:“蘇區全盛時期,於都總人口達到了34萬人,長征主力部隊和留守蘇區的部隊轉移之後,於都的人口只剩下17萬。”

2019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考察時指出,“現在國家發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我們要飲水思源,不能忘記革命先輩、革命先烈,不能忘記革命老區的父老鄉親。”

“我們建立結對幫扶機制、常態化走訪慰問機制,健全縣、鄉、村三級服務保障體系,在村裡配備專人,爲退役軍人、優撫對象、烈士後代解決生活上的問題。”於都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黃冬民介紹。大力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相關政策出臺以來,大到經濟社會發展,小至村民衣食住行,都發生了喜人變化。2020年,贛南革命老區實現整體脫貧摘帽。

“我們一定牢記總書記囑託,在講好黨的故事、傳播紅色文化方面下功夫,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做到飲水思源。”鍾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