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人有戴就能脫口罩! 陳時中「梅花隊形」合影防疫醫師

▲陳時中「梅花隊形合影防疫醫師。(圖/記者徐斌慎攝)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社區大規模解封倒數第二天,疾管署今(5)日請邊境防治組公佈防疫作爲與成果,也請3位防疫醫師現身說法,分享疫調過程中的酸甜苦辣。記者會結束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與防疫醫師合影,衆人站定後,更重新排出「梅花隊形」,讓防疫醫師都能脫口罩,以全臉示人

下午記者會中,疾管署防疫醫師陳婉青鄒宗珮與蘇家彬分享疫調中的酸甜苦辣。鄒宗珮則提到,防疫醫師有臨牀專業,在疫情中負責公衛與臨牀間的橫向聯繫,每天彙整確診個案資訊,與主治醫師聯繫,提供資訊,也會蒐集文獻提供專家參考,並更新臨牀處置指引,同時辦理研討會,和臨牀醫師交流

陳婉青表示,目前最困難的就是第一例死亡案例,主要是因爲他是透過回溯系統才發現的個案,發現確診到病情變化時間很快,醫師接獲該個案去世的消息趕往醫院,當下還要不斷詢問家屬問題心裡也很不捨。

在疫情期間,疾管署「防疫大作戰」衛教宣導影片,也有多位防疫醫師參與。不過,蘇家彬表示,其實不是很喜歡上電視,因爲很容易被認出來,去醫院就會引起恐慌,防疫醫師除了調查外,還要與大衆溝通,希望將最重要的知識傳達大衆。

防疫醫師制度是在2003年SARS爆發後,參考美國引進,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控制上功不可沒。陳時中在記者會結束前也公開徵才,呼籲有志於公衛事務醫學生,能加入防疫醫師行列。疾管署長周志浩也表示,比起臨牀專科醫師,防疫醫師接觸的面向更廣,更可以面對不一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