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百嶽、溯溪 國中小自闢活路

新北三峽角國金敏分校用登玉山當作檢視學生過去所學畢業課題。(插角國小提供)

宜蘭內城中學生,今年暑假完成單車遠征花東的壯舉。(劉獻東校長提供)

三峽區有木國小溯溪課程,讓學生從過程中進入山林學會環境共存。(有木國小提供)

全臺少子危機持續發酵,各地學校紛紛面臨整並問題,但並校只是手段,有不少學校發揮特色課程,走出自己的路,逆境重生

新北市今年9月入學小一新生銳減近1200人,教育局祭出「轉型策略,下學年度起,將針對學生不到50人的小學,提出轉型發展計劃,打造特色課程。

不少小校因發展特色有成,不但不被整並,反而吸引外地家長搶着送孩子去念書,如三峽區有木國小、插角國小等校,善用校園周邊的自然環境,發展出攀巖、溯溪及生態等特色課程,讓學生從小得到多元經驗,培養未來面對問題能力。

有木國小校長林逸鬆表示,因校園處於山區,配合戶外教育實施計劃,有高空鋼索及溯溪等課程,學生也騎自行車畢業旅行,過程中培育學生互助合作勇氣,「這些都是紙筆測驗測不出來的。」

位在三峽山區的插角國小,有本校及金敏分校,一個在溪旁,一個在山旁,各自配合環境特色,分別用溯溪及登山當作「畢業課題」。校長陳宥然說,透過課程培養學生冒險及互助等精神,本校學生約90人、分校約80人,幾乎都是外地人來求學。

榮源國中與內城國小在2013年合併成立的宜蘭縣立內城國民中小學,是縣內第一所九年一貫教育的實驗學校,學校規畫樹屋農場、露營區等,學生在畢業前,要爬5座臺灣百嶽、溯溪、單車環島環縣、認識300種生物、從事100小時志工服務,由於辦學目標明確又有特色,在整並減班風潮中,招生不減反增,國小部從92人增至128人,國中部從71人增至93人,學校有1/3的學生來自外地。

今年內城國中小的開學很不一樣,學生趁着開學前,騎單車展開4天3夜的鐵人挑戰。校長劉獻東說:「要培養會玩又會讀書小孩!」內城國中小現在已成爲宜蘭的指標成功經驗將開始「複製」到其他學校,希望在少子化困境中走出一條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