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微調中國電動汽車臨時關稅,各方如何迴應?

當地時間7月4日,歐盟委員會宣佈,自7月5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純電動汽車實施臨時反補貼稅。其中,上汽集團的加徵稅率爲37.6%,吉利汽車爲19.9%,比亞迪爲17.4%。

歐盟表示,對於其他配合歐盟調查的汽車製造商,平均加徵稅率爲20.8%;而未配合調查的企業,則被加徵37.6%的稅率。此外,特斯拉可能在最終階段獲得單獨計算的稅率。

與此前披露的加徵關稅稅率相比,此次確定的最終稅率有所調低,但幅度不大。

奧緯諮詢的董事合夥人張君毅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指出,歐盟對上汽集團與吉利汽車的稅率進行了微調,可能是因爲中國汽車公司針對調查提供了新的證據,但上汽出於商業秘密和整體考量,難以完全向歐盟詳細介紹供應鏈環節的情況。

他還提到,反政府補貼調查本身對國有企業的補貼考覈存在系統的不合理性和偏頗。他預計,儘管存在歐盟國家內部的反對聲,關稅的調整餘地可能不大。

此次臨時關稅的加徵期限最長爲四個月,在此期間,歐盟成員國需通過投票對這一臨時措施做出最終決定。據悉,成員國將在官方通報發佈後14天內,以書面程序進行表決。如果該臨時關稅措施獲得通過,新的稅率將適用五年。

此舉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7月3日,德國汽車工業協會發表聲明,強烈反對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反補貼關稅。該協會認爲,此舉將對歐洲消費者和企業產生負面影響,不符合歐盟的長遠利益,也將阻礙歐洲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和氣候目標的實現。

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表示:“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額外關稅的做法完全行不通。這麼做不僅不能提升歐洲汽車製造商的競爭力,反而可能會損害那些在全球範圍內積極開展業務的企業。而且,加徵關稅還會限制對歐洲消費者的電動汽車供應,從而延緩歐洲交通行業的低碳發展進程。此外,這種做法也嚴重破壞了歐盟一貫倡導的自由貿易原則。”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何亞東對此表示,中方已注意到歐盟一些成員國政府和主要汽車企業多次表達的反對意見。中方希望歐方能夠理性、務實地聽取內部的呼聲,並與中國進行有效的磋商,避免此類措施傷害中歐汽車產業的互利合作和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