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美國向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歐盟多方不想這麼幹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甄翔】在美國拜登政府宣佈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高額關稅之際,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在做最後的準備。迄今爲止,歐盟委員會本身對於美國更嚴格的做法是否會對歐盟產生影響仍守口如瓶。但歐洲內部許多有識之士從歐洲自身利益出發,明確反對歐盟追隨美國腳步向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

香港《南華早報》15日報道稱,歐盟預計會在6月5日前就是否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徵收臨時關稅做出決定,布魯塞爾方面據稱已收集到證據,來證明該行業存在扭曲歐洲市場的補貼。如今,是否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關稅成爲歐盟要做的一個政治性決定。據德媒報道,歐盟方面表示,已注意到美國的決定,正研究其可能對歐盟產生的影響。

據《南華早報》報道,美國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100%關稅相當於在迫使歐盟方面採取行動,同時也爲歐盟提供了施加更高關稅的基準。荷蘭國際關係研究所的貿易和地緣政治專家柯爾特維格認爲,美國關稅畸高加大了歐盟加徵關稅的壓力,下步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稅率可能會定在20%至60%之間,且會更偏近這個範圍上限。市場諮詢公司榮鼎集團此前一項研究發現,歐盟平均反補貼稅率爲19%,需要將對華電動汽車的關稅稅率定在50%左右才能阻止中國汽車涌入。然而,歐盟追隨美國加徵關稅這一前景並不被看好。

“貿易和政界人士警告歐盟不要提高關稅”,德國電視一臺15日報道稱,德國批發、外貿和服務業協會(BGA)發出警告稱,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更高關稅絕不能成爲歐盟的榜樣。BGA主席詹杜拉在接受德媒採訪時表示,美國提高關稅及其效果“非常值得懷疑”。在他看來,中國可能採取的反制措施尤其可能對歐洲市場產生負面影響,最終一切都會更貴,“失敗者是市場參與方、消費者以及企業”。詹杜拉強調,在美國大選的背景下,拜登政府似乎希望“發出民粹主義信號”,但如果歐盟效仿美國的做法,特別是德國汽車工業將深受其苦。他表示,“歐盟沒有一輛汽車沒用到來自中國的零部件。此外,我們的製造商也從中國進口其電動汽車車型。所以,我們將傷及自身。”

德國數字化和交通部長維辛15日也在《奧格斯堡彙報》上警告歐盟不要效仿美國的做法。“通過懲罰性關稅挑起貿易爭端是錯誤的做法。”他表示,相反,目標必須是“具有公平、統一競爭規則的國際貿易”。14日,瑞典首相剋里斯特鬆在和德國總理一同接受記者提問時對用懲罰性關稅解決貿易爭端表示反對,稱加徵關稅是個“壞主意”。

據《南華早報》報道,歐洲氣候變化智庫E3G綠色貿易研究員科爾斯滕斯警告稱,歐盟應當心,不要落入保護主義的陷阱。她直言,與美國不同,歐盟高度依賴對華貿易,同中國發生貿易爭端,不僅削弱歐盟自身的競爭力,也不利於應對氣候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