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控大學「學店化」 學生要求教部退回高教創轉條例

學生要求教育部退回《高等教育創新轉型條例草案。(圖/記者蕭玗欣攝)

記者蕭玗欣/臺北報導

教育部預計在這個會期將《高等教育創新轉型條例》草案送進立法院審議,以推動大學並校/退場以及大學自主籌措財源。反教育商品化聯盟9日和高教工會等6個教團到教育部表達訴求,認爲教育部只想藉機鬆綁大學管制、推動高教市場化,該草案根本是「高教學店化條例」,要求撤回現有尚未立法就偷跑的各校創新計劃、重新研擬草案。

反教育商品化聯盟代表賴沛蓮表示,《高等教育創新轉型條例》中的創新,就是鬆綁法規政府補助獎勵大學開設衍生企業現行法規中並無大學衍生企業的法源依據,但教育部卻帶頭開放各校偷跑,在2013年允許成大、交大、中原學校成立衍生企業,「教育部開放大學拿學生的學雜費、政府補助所累積起的校務基金公然投機、炒股,根本就是背棄大學教學研究的本質。」

賴沛蓮舉例,教育部打算強推鼓勵大學學店化經營的《高等教育創新轉型條例》草案,更有許多個案,像是高雄餐飲大學藍帶學程臺大國際學士學位學程、成大大學控股公司等,都等不及修法通過就開始偷跑,「政府如此草率將大學管制全面鬆綁的做法,就是推卸政府保障人民教權責任,將青年學生置於高學費困境中。」

高教工會林柏儀表示,以臺灣大學開辦「國際學士學位學程」爲例,其以獨立招生方式招收80名國際生、40名臺灣學生,採全英語授課,一年學雜費爲新臺幣63萬元,預計明年開始招生。他痛批,一年63萬隻會讓教育更加商品化,有錢的人可以獲得更好的教育品質,沒錢的人只能去讀快要退場的大學。

此外,高教公會也表示,《高等教育創新轉型條例》中的轉型就是用粗暴、用利誘的手段來強迫大學退場,迴避政府應該接管經營不當私大的公共責任,把學生趕走、教師通通資遣,留下來的龐大校產卻由私校董事會成員將校產轉作『教育文化社會福利事業』繼續賺錢獲利。

教團認爲,高等教育要進步、要改革,但絕不是拿學生繳納的學雜費、政府補助提供給少數大學經營者假藉創新轉型之名到市場博弈,輸掉的只會是臺灣的高等教育與所有青年學生的未來。

對此,技職司專委張䕒育則澄清,現階段各校的計劃都符合現行法令規範,絕無偷跑或違法問題;至於《高等教育創新轉型條例》草案,已在今年6月被行政院退回,教育部仍在研議當中,初步規劃將創新和轉型分開處理,轉型退場會顧及師生權益和強化私校品質,創新部分,則不會另訂新條例,而是從現行法令檢視盤點及調整。草案送交行政院後,後續也將依照法制作業,召開公聽會廣納社會意見後,再後續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