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登山,揹包隨便背的,下場幾乎都很慘……..
「揹包」一直在人生各個階段扮演重要的配角。小學時裝進課本、鉛筆盒還有零食玩具的大書包;急着長大,剛錄取第一份工作就買下不合時宜的老氣電腦包;或是往後身爲人父,就需要一個能裝進奶瓶奶粉的「爸爸包」。各種形式、各種用途,但一般認知上,揹包的使用還是以戶外活動或旅遊爲主,而登山健行就是各種戶外旅遊形式中,最需要使用到揹包的活動。因此剛開始接觸登山運動,大多數人第一個陷入考慮的抉擇就是「揹包」。臺灣輕量揹包品牌HANCHOR的總監說過:「揹包是裝備之母,因爲它是背裝備的裝備!」,很貼切地說明了揹包在整個戶外活動裡的重要性。所以我的牆上總是少了一顆揹包,道理就像女孩子的衣櫃總是少了一件衣服。
第一次登山跟朋友借了一顆來歷不明的揹包,容量約莫是60公升左右。說是來歷不明,是因爲朋友擺明說那是仿冒的名牌包。但是我不以爲意,一心在意的只有揹包的外觀是否帥氣,完全沒有考慮過登山揹包的特有功能、使用邏輯,跟自己以前認知的旅行揹包是截然不同的玩意兒。因此當我用怪異的姿勢將揹包上肩,沒有仔細調整肩帶腰帶,也沒有將揹包內的裝備重量做均衡的分配,走在往舊排雲山莊,一般被認爲是簡單輕鬆的林道上,卻讓自己如同走在深山竣谷一樣氣喘如牛、吃足苦頭。肩頸和腰椎傳來陣陣的痠疼和讓人頭昏眼花的高山症併發,等走到當天終點的山屋時已經不支倒地,完全無法想像還有人可以馬上再出發往玉山西峰攻頂。
雖然隔天清晨還是站上臺灣最高點,欣賞海拔近4千公尺的日出美景,但回程的路上還是心有慼慼,對帶我上山的老爸直囔着以後再也不要爬山啦!不過想當然爾,我並沒有停止從事這麼美妙的登山運動,只是有了這次經驗,往後在挑選揹包或是使用揹包,就會用比較嚴格的標準來看待。
還有一次到合歡山的小溪營地看星星,天氣差就算了,我推薦呆呆使用我覺得很棒的揹包上山,結果因爲背長跟肩寬的細微差異,導致在第一公里就讓她背痛復發苦不堪言,爬山最需要使用的核心肌羣失效,硬撐着身體在霧雨中抵達營地時已筋疲力盡。我的揹包我背得很快樂,但呆呆心裡應該是唱着:「你的揹包,讓我走得好緩慢......」。
這個教訓我一直記在心裡,時時刻刻提醒想要購買揹包的朋友,每個人的負重能力跟自身的肌力、體力都有關聯,加上身體條件的差異,別人背起來覺得舒服的款式不見得適合自己,實際到店裡挑選並負重試背,遠比任何高評價或是高單價的揹包還來得適用。
登山揹包的挑選是一個學問,列入考慮的參數很多,在刷卡結賬之前,務必要釐清使用的用途和容量的大小,分得再細一點,還有依照脊椎背長或是腰帶寬度,或是分成男女專用的揹包。攀巖、百嶽、郊山、健行、溯溪、自行車,每一種活動都有對應的款式,但也有幾款多功能揹包能夠符合不同的需求,比如說輕量的攻頂包也可以當作單車用揹包,而攀巖包也常常被當作一般的登山揹包使用。確認揹包的用途及目的,可以幫助自己建立選購的雛形。
而「挑選多大容量的揹包?」應該是最常被問到,且需要花很多時間解釋的問題。大部份的人都想要一款容量能適用任何用途的揹包,要上郊山、登百嶽,要輕、要帥、要便宜,卻忽略真正適合自己的選項。而事實上我認爲大部份人挑選揹包的尺寸都過大,造成多餘空間的浪費,或是因此收納太多不必要的物品而徒增重量。建議新手入門選擇一個容量40、50公升左右的揹包,1至3天的行程都適用,原因是剛開始幾乎都是參加團體行動,公裝公糧的負擔比較少;而經驗較豐富後,比較懂得打包技巧和裝備取捨,45公升加上延伸外掛後也能應付最低的需求。
進階一點的山友,我會建議三種不同容量的揹包都各買一個,用來應付不同的需求。一個18公升左右的輕量小包,用作輕裝攻頂,也可當作日常使用的小揹包,務必要挑選可以摺疊收納在大包內的輕薄款式。一個35公升上下的中揹包,有簡單的揹負系統,可以承受10公斤內的重量,1日單攻或是二日的輕鬆行程都能應用得宜。最後一個是重裝包,容量65公升或更大的登山包,適合3天以上的行程,極限負重可近30公斤,如果打包得宜並使用輕量裝備,也可以完成7至10天的長途行程。但是容量越大的揹包,通常空包基重也就越重,如果想要走得輕鬆一點,可以挑選輕量包的款式,重量約在1公斤上下,比一般大容量重裝包輕了至少一半以上。
容量也關係到可揹負的重量,購買揹包之前最好參考原廠提供的數據,以容量60公升的揹包來看,熟悉的戶外用品店店長教我,將60除以2.5得到24這個數字,代表最適負荷重量是24公斤,超過最適負重就進入極限範圍,恐怕背起來並不會太輕鬆。但即使揹包的載重能力可以到達這個數據,也不代表自己能夠背到這種重量。越大的揹包就背得越重,心理上會產生「反正還有很多空間,我多帶一些東西也無妨」的迷思,結果導致身體不堪負荷,影響後面的行程。
有大地詩人之稱的美國國家公園之父—約翰·繆爾(John Muir)有句名言:「我從來沒有認真花太多時間去準備一趟旅行,頂多隨手抓起一塊麪包和一些茶葉,丟進舊麻布袋裡,然後躍過後院的圍籬。我的行囊輕得像是松鼠的尾巴。」身爲一個熱愛大自然同時也是環境保育先驅人士的約翰·繆爾,早在近百年前就傳遞這樣的思想,異地旅遊或是荒野健行,生理跟心理都不要帶上太多包袱,用最輕鬆的姿態,去體會陌生環境的衝擊和隨之而來的美好與酸苦。
而人生也像是一趟持續幾十年的健行,不同的人走在不同的道路接受不同的試驗,有些人走得長遠而有些人短促。走到終點之前,每個人都會遭遇聳立的高山與深邃的溪谷,也會走過平坦的草原和彩虹的起點。但是我們能夠背在身上的東西有限,如果能夠走得輕鬆自在,又何必將那麼多沈重的負擔壓在自己身上。
POINT購買揹包最快的篩選方法,請掌握以下原則:一、 只生產揹包或揹包配件的品牌。二、 揹包有分尺寸跟性別的品牌。
簡單的產品線能夠讓品牌經營者更專注在擅長的商品,並做到最好。而有分尺寸跟性別的揹包,代表開發者有思考到生理構造相異的人有不同需求,在細節的處理跟調整也會比一般不分男女的揹包來得貼心。做到以上兩點,揹包的品質跟評價自然就不在話下。
●作者楊世泰(阿泰),GQ風格評論部落客,本文原載於時報出版,《LIVE WILD山知道》,已獲授權,不代表本社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至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