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維護和平?賴清德接受《彭博》專訪:年底選舉分2路線

專訪中,賴清德帶領《彭博商業週刊》總編輯Joel Weber等採訪團隊返回其故鄉萬里,介紹個人成長背景。(賴清德競選辦公室提供)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日前接受外媒《彭博商業週刊》專訪,內容於今日在《彭博電視臺》首播,賴指出,臺海問題嚴肅且複雜,必須以理性、穩健的態度來面對,讓國家能在區域變局中順利往前走。希望國際社會正視臺灣是一個民主國家,跟國際陣營追求共同的價值,臺灣很樂意爲國際作出貢獻,「和平是我們的目的地,民主是我們的指南針」。

本次是賴清德自4月投入總統選舉後的首場國際媒體專訪,時值賴清德過境美國紐約,飛往巴拉圭期間,《彭博電視臺》今日播出專訪影像;同時,賴也將成爲下期《彭博商業週刊》的封面人物,以「他盼領導臺灣。但他能否維護和平?」(He Wants to Lead Taiwan. But Can He Keep the Peace?)爲題進行報導。

賴清德專訪指出,「和平是我們的目的地,民主是我們的指南針」,未來將加深與理念相近民主國家的合作,共同維護區域和平。文章並敘述任何兩岸衝突機率頗低,賴清德將致力維持臺海現狀及穩健提升臺灣安全。

專訪中,賴清德帶領《彭博商業週刊》總編輯Joel Weber等採訪團隊返回其故鄉萬里,介紹個人成長背景,包括提及到曾在樸實家庭長大,瞭解一般家庭生活的困難,從擔任醫生到從政生涯,一路來皆希望能爲人民服務,照顧更多臺灣人民;未來若有機會擔任總統,一定會將人民的利益放爲第一優先,帶領國家持續進步,造福人民能夠安居樂業。

在經濟發展議題上,賴清德指出,臺灣擁有壯大的半導體及資通訊產業,但也有許多隱形冠軍佔有國際上很大的市場,未來致力展開全球合作,幫助臺灣的企業根留臺灣、佈局全球、行銷全世界,讓臺灣的企業能夠成爲日不落國。而同時也會加以重視經濟安全,除了保有臺灣在全球供應鏈的重要地位,也要加快推動多元貿易,強化臺灣的經濟韌性。

青年議題方面,賴清德表示,年輕人是國家未來,政府有責任,候選人也有義務來針對青年關心的就學、就業、居住及成家等議題提出政策。他強調,日前他已提出公私立大學學雜費差距縮短、投資青年就業方案等對策,也就居住問題推動囤房稅、加快興建社會住宅,以及擴大補助青年安心成家優惠方案等具體作法,以迴應當前挑戰。

而在區域情勢方面,賴清德說,臺灣安全問題值得全球關注,維持臺海及印太的穩定也符合世界各國的共同利益。未來將延續蔡英文總統的四個堅持,並以四大支柱爲行動方案,積極貢獻兩岸的和平現狀。同時也會與民主夥伴合作穩固邦交國、推廣臺灣國際參與、展開產業鏈的進一步合作,並共同維護印太地區和平穩定。

賴清德強調,這場選舉分爲兩條路線,一個爲與國際持續交流合作、深化民主的道路;另一個爲往回頭走,接受一箇中國的原則,然後跟中國站在一起。他永遠歡迎與對岸共同推展和平的機會,但在北京未放棄武力企圖之前,會持續提升國防能量,以及與民主夥伴並肩嚇阻來自對岸的各項挑戰,他有決心捍衛國家利益,也有維持區域穩定的責任。

《彭博新聞》是美國主要媒體之一,旗下《彭博商業週刊》歷史悠久,是全球具有權威性的時事及商業雜誌。賴清德是在美國總統拜登、前總統川普及歐巴馬、法國總理馬克宏,以及加拿大總理杜魯道後,最新一位登上《彭博商業週刊》封面的世界領袖,也是首位以封面故事獲得報導的亞太領袖。《彭博電視臺》也同步播出本專訪的新聞剪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