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十年打工供女兒考上清華 從來沒覺得生活苦

(原標題母親十年打工供女兒考上清華 從來沒覺得生活苦)

原標題:母親十年打工,供女兒考上清華,她說:我從來沒覺得生活苦

多年前,父母因打工來到成都,張心語也因此在成都出生和生活。在小學和初中的9年間,爲了供她讀書,母親去廠裡打過工,也蹬過三輪。直到三年前,爲更好照顧女兒,張媽媽纔在中和中學的幫助下換了一份宿管員工作

因此,結合張心語的成長軌跡以及家庭條件,有人把她比作難得的“寒門貴子”。

但這位剛滿18歲不久的女孩,對於“寒門貴子”卻有着自己清醒的理解。

首先,何爲寒門?張心語坦言小時候家庭條件確實不算很好,但她並不因此認爲自己是“窮人家孩子”,對於生活,她也從不抱怨;

其次,什麼樣的人算貴子呢?考上清華就算嗎?張心語並不這樣認爲。“我覺得每個家庭都可以出‘貴子’,但可能‘貴’在不同的方面,而

高考

成績,無疑只是很小的一個方面,一個人的品質美德性格、人際關係、處事能力……我覺得綜合這些,才能看一個人是否‘貴’。”

9月7號,張心語將在爸爸的陪同下前往清華報到。對於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她既充滿歡喜的期待,又保持着另一份對學業的緊迫和自律。

“不要溫順地走進那良宵”——這是張心語的座右銘,進入清華大學後,她給自己提了兩點要求:“希望能在學業上做得更好,不要被清華其他優秀同學落得太遠”,“不要沉溺於安逸之中,不要放任自己墮落下去”。

01

她的奮鬥

每天都是“711”,每天學習12個小時

6點45分準時起牀,晚上11點30分休息,教室上課9小時,自主學習3小時。這是張心語整個高三不變的作息

她的寢室窗臺上,有一棵養了11年的仙人球。11年來,就像這株堅強生長的仙人球,張心語也以堅韌的意志,在中和一路完成了小學、初中和高中的學習。

早在高一,張心語就定下了上清華大學的宏願。三年寒窗,高考結束後的一個多月時間裡,她來不及像其他同學一樣放鬆,就馬上投入到清華大學強基計劃的準備中。

她的努力沒有被辜負。外語144、語文117、數學145、理綜287,總分693,張心語最終被清華大學探微書院化學生物學專業錄取,“筆試面試那些挺折騰的,最後知道考上了,內心反而平靜了,但也很開心。”

高光的背後,是並不平坦的奮鬥之路。張心語回憶,從高一到高三,雖然成績總體呈上升趨勢,但還是在高二遇到了成績的“滑鐵盧”,“那時很急迫地想證明自己有考上清華的能力,現實卻是,越想考好,反而考得不行,壓力太大了。”

意識到問題後,張心語調整心態,在高三下學期的診斷考試中,取得了成都理科前19名的好成績。雖然最終的高考成績,還算是正常發揮,但張心語還是有些許遺憾,“強項科目物理考了歷史最低。”

很多人好奇,高考高分背後有沒有“秘籍”,張心語坦言沒有學習計劃表之類的東西,所有的學習規劃都在腦子裡,“每天首先的任務就是先把老師佈置的作業寫完,完成之後,就會在每天的某一個固定的時間複習學過的知識,還有就是看作文素材。像晚上比較大塊的時間會有一個多小時的學習時間,會根據近期學習的情況做一些調整。”

最近幾天,張心語一直在爲開學做準備,9月7號清華報到,會由爸爸陪同,而媽媽將繼續做宿管員的工作,爲女兒賺生活費。

02

她的B面

動漫,愛運動,喜歡科幻電影三毛

如果你認爲學霸就只會讀書,那還真的錯了。除了學習優異,生活中的張心語愛好相當廣泛,追動漫,看科幻電影,讀三毛,都是她的最愛。

在老師們眼中,張心語也是一名成績優異、興趣廣泛的孩子。班主任老師程敏告訴記者,“高中三年,張心語積極參加各種競賽,獲得過葉聖陶杯作文比賽一等獎,體育也一直全優。”

提起最喜歡的動漫《排球少年》和《心理測量者》,張心語的眼睛都亮了,其中《心理測量者》更是刷了兩三遍。而電影她最中意科幻片《星際穿越》,極享受影片中那種極致的喧囂和極致的寧靜,“故事還刻畫了一些父女間長久的羈絆,親情貫穿了電影的主線,非常溫情。”

她從寢室宿舍的牀底下拖出一個蓋得嚴嚴實實的大紙箱,從衆多書籍中抽出了一本作家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那種率性的生活很吸引我,寫的故事也很有趣。”

《古典之殤》也是張心語很喜歡的一本作品,“這是老師借給我的,我喜歡作者的語言風格和措辭,也深深認同書中的許多觀點,這些引發了我很多的思考與感悟。”

錄取結束的這段時間,張心語也沒有閒下來:練車,每天傍晚還在堅持打籃球……

其餘的空餘時間,她都在忙着給學弟學妹們做學習分享,以此來回饋中和中學的老師們對自己的培養。

張心語算是標準的“中和製造”,過去12年,她不僅在中和生活,讀書也是。小學是在中和小學,初中和高中是在中和中學。說起學校這些年來給到自己的幫助,張心語充滿感情,也十分感恩:“如果沒有高新區的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計劃,也許我無法取得現在的成績。”

03

她的母親

十年默默支持,餐廳打過工,還蹬過三輪

12年苦讀考上清華的背後,還有張心語生命裡最重要的一個人,她的母親。

張心語回憶,在自己讀小學和初中時期,媽媽爲供自己讀書,去在廠裡做過工人,甚至還蹬過好幾年三輪。

說起那段蹬三輪的日子,張心語心疼媽媽,但張媽媽卻至今都覺得對孩子有虧欠,少了很多陪伴。“一年級,我接張心語回家後,一邊叫她做作業一邊急着做晚飯,吃了晚飯再出去跑三輪兒,9點鐘她就自己上牀睡覺,我會回來得更晚一點。”

而三年前,爲更好照顧張心語,張媽媽在學校的幫助下換了一份宿管員的工作。與蹬三輪相比,這份工作少了一些風吹日曬,也有了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

學生宿舍六樓,張心語和媽媽在其中一間寢室一起生活了三年。寢室陳設極爲簡單,進門左手一張書桌、兩把椅子,右手兩張掛着牀簾、並列的牀,其次就是牙刷等洗漱物品。

據張媽媽介紹,每天早上6:20,在張心語起牀前25分鐘,她就需要起牀給住宿的孩子們開燈,當所有人都離寢後,就開始宿舍維護。等孩子們下課回到寢室,又維護寢室秩序。期間,她還得給張心語準備早餐和午餐。

雖然張媽媽只有初中學歷,但她篤信,只有讀書能改變命運。這也是她這麼多年來,對張心語說得最多的道理——“我給孩子說,我們家這條件,如果長大了不想像我這樣辛苦討生活,甚至想要(得到)更好的生活,只有讀書是唯一的出路,沒有其他的捷徑”。

張媽媽還告訴記者,她平時在吃、穿和作息上對孩子比較嚴格。以作息爲例,張心語平時6:45必須起牀,高一高二晚上12點休息,高三晚上11:30休息,“平時放假沒事,八點過我也要喊她起牀。”

關於女兒的學習,張媽媽幫不上什麼忙,也沒像其他家長一樣給孩子定各種目標,“只能說好好學習,讓她盡最大努力,只要娃娃努力了,能學到什麼程度就是什麼程度。”

在媽媽的嚴格要求下,張心語也很自覺努力,而她學習的動力很大程度上也源自想改變自己和家庭的現狀,“我理想中的生活狀態就是能夠在未來的生活中有自主權,不要太過被動。”

05

談“寒門貴子”:

我不算寒門,也不是貴子

爲供孩子讀書,張媽媽從事了多年蹬三輪的工作。結合這一經歷,很多人將張心語視爲難得的“寒門貴子”。

但對於“寒門貴子”,這個剛滿18歲的高中生有着自己清醒的認識。她覺得,自己不算寒門,也不是貴子。

何爲寒門呢?張心語坦言,小時候家庭條件確實不算很好,但她並不因此認爲自己是“窮人家的孩子”,對於生活,她也從不抱怨。

兒時的記憶中,在那些媽媽不在家的日子裡,“我自己寫完作業就去玩兒或者看電視,然後煮飯,等媽媽回來炒菜。”

會覺得生活苦嗎?張心語搖搖頭,如果要用酸甜苦辣來形容生活,她覺得自己的生活只有酸甜二字,“沒有苦,也沒有辣”。

甚至一頓平常的美食,張心語也能從中品出生活的甜味。“小時候都饞嘴嘛,有時候就想吃一點好吃的,但是可能就會比較貴”,爲了激勵女兒,媽媽會以美食作爲獎勵,“每次考了年級第一,就會帶孩子去吃平時想吃但沒吃過的。”不過,上了高中以後,就不再有這樣的獎勵了,“因爲發現考第一的次數太多了,”張心語幽默一笑。

另外,考上清華就算“貴子”嗎?張心語也並不這樣認爲。“我覺得每個家庭都可以出‘貴子’,但可能‘貴’在不同的方面,而高考成績,無疑只是很小的一個方面,一個人的品質、美德、性格、人際關係、處事能力……我覺得綜合這些,才能看一個人是否‘貴’。”

在性格、人際關係方面,作爲學習班長的她羨慕班上的活動班長,“他雖然學習成績不如我好,但他很有親和力,人緣極佳,而自己在這方面還有待提高。”

18歲的姑娘,正站在成年的大門口,回頭看過往的生活,張心語覺得,自己和別人家的孩子沒什麼區別,“小時候的很多需求不過只是小孩子的新鮮感,而每個家庭都不可能做到完全滿足孩子的需求,她們家也是如此”。

至於所謂的生活中的諸多不如意,在如今的張心語看來,更是絲毫不值一提,“這只是一種生活的經歷,一種讓我們成長的東西。”

紅星新聞記者 蔣超 實習記者 李宇欣 攝影記者 張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