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投信:陸股中長期具表現空間

雖然新冠疫情歐洲出現變種病毒,導致全球再度收緊入境管制措施,但受到中國11月工業利潤率大幅上揚15%、及全球經濟持續復甦的影響外資亞洲股市再度出現分歧行動;經過連續數週的反彈後,東協股市的樂觀行情在上週暫告中斷反觀東北亞股市卻再度重獲外資青睞。

不過,也由於受到疫情再起的影響,導致東協股市過去數週的反彈行情暫時休息。外資在上週僅買超泰國股市0.96億美元、馬來西亞股市0.55億美元,但對於其他東協股市如印尼菲律賓越南,則是連續賣超,多數東協股市指數上週收黑居多;可見就算市場預期2021年全球會進入全面復甦,但疫情仍會影響投資人的樂觀情緒

摩根投信市場洞察團隊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最新的經濟數據已顯示,中國的工業生產、固定資產投資及出口均回覆至疫情前水準零售銷售服務業、國內航班復甦的表現也相當不錯,其中10、11月的工業企業利潤與去年同期相較更出現雙位數增長,使得中國全年的工業企業利潤率已由負翻正,可說是擺脫疫情後經濟迅速復甦的最佳例子

然而,反觀全球其他地區,未來疫苗施打是否順利、或是疫苗是否能阻止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則則仍是未定數,因此就算經濟復甦可能帶動通膨短線上升,但中長期而言,通膨仍會維持低檔,說明風險性資產仍有配置的必要性。

林雅慧補充,中國11月工業生產增長7%、固定資產投資前11月累計增長2.6%,零售銷售也在消費節慶提振下優於預期表現。根據彭博與多家券商預估,中國第四季經濟增速上調至5.9%~6.1%,2020全年增速預估也上調至2.2%。

摩根投信表示,新冠疫情已重新定義生活工作方式,並扭轉了消費與社交型態。長期來看,資訊科技、健康醫療通訊服務等需求強勢不減,亞洲相關成長題材可望持續扮演盤面領漲主流;特別是5G與新品催化科技新應用題材不斷,再加上年底的消費旺季題材可望遞延至隔年首季,並帶動美國亞太資訊科技指數在首季的表現。

摩根中國A股產品經理張致寧補充,觀察中國上證指數的長期走勢,可發現受惠於政策趨勢相當明顯,且產業表現也相當分化;顯示透過選股的主動式管理來參與中國股市,從中、長期來看反而更具表現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