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易說:美國人買車如買菜?

本站汽車綜合3月27日報道

在海的那一端,“民主燈塔人類希望”——美國,作爲一個早就進入汽車時代國家,對他們來說,普通民衆買一臺車是不是就像“買菜”一樣簡單?

中國現在已經進入”汽車時代“,每天都有新車上路,各大城市已經開始”限牌大業“控制車輛增長速度,車輛過多引發的環境問題,停車難已經開始困擾我們的生活,但是,對大多數人來說,買一臺車都是一項“長久之計”。有車,就是一種成功的象徵,也是自己人生走向一個新高度標誌。而在海的那一端,“民主燈塔,人類希望”——美國,作爲一個早就進入汽車時代的國家,對他們來說,普通民衆買一臺車是不是就像“買菜”一樣簡單?

在我們討論美國車貴不貴之前,先要看看美國人收入幾何。按照美國聯邦普查局給出來的2013年美國家庭收入中位數51897美元/年,(解釋一下中間值:就是1/2的概念全美國有50%家庭收入低於51000美元,50%的家庭收入高於51000美元,所以中間值可以代表普通中產)51000美元的20%稅費就是一萬多,每年拿到手就少了8000多美元。

話題再回到一開始的”肌肉車“,很多人覺得肌肉車是美國象徵,好,我們從售價說起,2015款野馬23800$起,道奇挑戰者26995$起,2015款克爾維特C7 55000$,你覺得以一般美國民衆一年5萬左右的收入,買個這個很簡單?你不吃飯,不過日子了?在美國能買得起”肌肉車“的一般也是屬於高收入人羣了。

時候問題來了,肯定有人會反駁,美國二手車市場發達,買二手車更加輕鬆,指不定買個二手野馬1個月工資就妥了。呵呵,沒有實例就沒有答案,一臺開了10W公里的2011款野馬都需要8500刀(還沒上稅),以美國人車輛是“代步工具”的用車觀。閒得慌買臺這貨去“代步?”而且,在美國人工費用高昂,二手車維護時的“工時費”絕對令你咂舌。

而且,在美國有一種說法”保險公司纔是鐵飯碗,他們有一萬零一個提高你保費的理由。“剛拿到駕照的保費比老司機要高,雙門跑車的保費比四門家轎要高,而當你被交警開了罰單或是出了車禍時,(你能想象在美國人在路上輪胎沒氣了也算車禍的一種麼,保險公司會賠的……)你的保費會即時提高。而且提高的檔次還是相當離譜的。這些都會是一個美國家庭買車時考慮的因素。    但是換個說法說,美國人買車相對他們的收入來說肯定是便宜的。在美國,BMW X6 6萬多美元起,平常的上班族咬咬牙三年肯定搞定,在中國,九十萬起至少吧,北上廣的上班族20w年薪算可以了,也要不吃不喝四五年纔買得起。。。(看了很多車企的美國官網,驚訝的發現很多高端車型乞丐版是沒有倒車雷達後視攝像頭的,美國人開車這麼溜?)

說了這麼多其實想表達的是,我們每天說在美國買臺車多麼便宜,實際上,在美國汽車也是一個大件,不是說買就能買的。的確,美國的油價很低,支撐着他們開“油老虎”也不會有太大的心理壓力,去年全美銷量前三的車型都是皮卡就很能說明問題。但同時,很多美國家庭出來皮卡作爲“工具車”以外,也會有一臺家轎作爲日常使用。一個家庭兩臺車很正常。  我們不能認爲在美國買車跟“玩”一樣,但是可以肯定,美國人對用車的要求上和其車輛設計規範上的確比我國還是要先進一些。在同款車型上,廠商對不同國家的“區別對待”政策。這也不全是廠商的鍋,用車習慣上的差異法規的缺失才能夠給廠商空子可鑽。很多時候覺得進口車好,那是應用的設計規範更高。

我們可以說,美國人可以用更低的價格買到比我們配置更高的車型,但並不能說買車就一定便宜。根據2013年的數據美國的個人儲蓄率爲3.9%,買新車更多時候依賴貸款,如果說一臺車的貸款還沒供完,那麼又怎麼會輕易換新車呢?

(本文轉自第一車網,來源:一貓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