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啓動制裁戰 臺商:傷港更深

會計師認爲,香港夾在中美之間,對經濟絕非好事臺灣也要引以爲鑑。圖爲香港銅鑼灣市民出行。(中新社

美國取消香港特殊貿易地位研擬《香港問責法案》。圖爲6月28日,美國華盛頓國會大廈。(新華社

大陸官方6月30日正式通過港版國安法預計7月生效,進一步帶來對香港政治、經濟面的衝擊疑慮,但資深臺商認爲,從法律角度來看,大陸官方此舉主要針對政治面,是在提升「一國」制度下的法規補強,是否蔓延對香港經濟自由的衝擊,不能說不可能,但也不需要擴大解讀、想太多。反而是美國近日透過例如取消香港特殊貿易地位、研擬《香港問責法案》等作法,更爲直接衝擊香港經濟。

也有資深會計師認爲,美國近來對香港實施各種經濟制裁做法與批評聲浪,實際上就是中美對抗的另一戰場,「借題發揮」而已,最近美國發生黑人種族歧視抗議事件,美國自身也用強硬的鎮壓手段。該會計師並強調,香港夾在中美對抗之間,對香港經濟的未來絕對不是好事,這點臺灣也要引以爲鑑。

過去行爲 也列爲證據

繼5月底大陸「兩會」先行通過草案後,中國人大常委會6月30日上午以全票通過了《港區維護國家安全法》(港版國安法),預計7月1日生效實施。內容將針對4類行爲追究刑責,包含如「分裂國家」和「顛覆國家政權」等將可能處以終身監禁,同時未來執法時,也會考慮個人「過去行爲」作爲證據。

而該法在5月討論之時,就已經引起各方討論,擔心政治會影響到香港長年開放的經濟與金融自由度,也同時引來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批評,甚至近日美國參議院也通過以經濟制裁爲主的《香港問責法案》。

企業雜音 憂遭懲罰

針對香港未來發展,也有大陸臺商認爲,外界的擔心不是完全沒道理,主要就是擔心大陸官方未來是否會擴大解釋港版國安法,進而讓原本在香港經商發出「不協調聲音」的對象也遭受懲罰,甚至延伸到企業經營、查稅與資金進出管制等。

上海臺協副會長蔡世明則認爲,這是大陸官方基於香港基本法23條內容缺失所加強「一國」制度下的法規補強,而非強調「兩制」,且多屬政治需求,對經濟的影響面不需擴大解讀。

他也指出,美國一直抨擊港版國安法之下,取消貿易特殊地位,又或研擬各種懲罰法案,才真的對香港經濟引來直接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