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陸製造業面臨「三明治陷阱」

本報訊

華盛頓郵報報導中國大陸11月完成新領導接班,未來10年將面臨從世界工廠轉型爲能與美國匹敵經濟考驗,但目前大陸製造業面臨艱難處境,處在「三明治陷阱」。

報導指出,珠江三角洲曾經是世界工廠,從玩具鞋類傢俱都有生產,不過,華郵訪問在東莞投資臺商林先生(Frank Lin),他正要關閉東莞工廠,因爲「這裡沒有未來」。

中國大陸靠着廉價勞力國家經濟發展推上前所未有高點,但如今大陸製造業面臨瓶頸,不僅利潤面臨成本更低的越南與寮國擠壓,還因來自德國與美國等先進國家的競爭壓力,必須致力進行產業升級

中國國家信息中心經濟研究員張默南形容中國大陸製造業正面臨非常艱難的處境,即所謂處於「三明治陷阱」 (兩頭受到擠壓,利潤空間被壓縮)。

中國大陸將面臨美國製造業更激烈的競爭,讓北京當局必須加速產業升級,包括東莞等地方必須適應這樣的趨勢,否則就會被淘汰,但東莞可能來不及了。

東莞在2009年以前還是大陸成長最快速的城市,但美國經濟衰退,對大陸訂單需求劇降,東莞元氣尚未恢復,又被緊接着發生的歐債風暴重擊

報導指出,過去幾年中國大陸以出口營造業兩大支柱發展經濟,但許多經濟學家認爲,大陸經濟要穩定成長,不能再靠蓋機場馬路或是生產廉價品。

雖然大陸已經在生產高階產品方面取得一些進展,但東莞困境,也說明大陸經濟要在一夕之間澈底改造有其困難,尤其在整體經濟成長處於近幾年最低水準情況下。(中央社)